孫安佐見旅美教授「別怪父母」4子女觀建議! 截圖簡回:Fine

記者張筱涵/綜合報導

旅美教授翁達瑞(本名陳時奮)5日以「給孫安佐的一封公開信」,來作為800多字的開頭,並解釋其實是想給所有類似處境的年輕人。而孫安佐今(7日)看見相關消息後,以截圖配上單字Fine來回應。

▲▼孫安佐 。(圖/記者孟育民攝)

▲孫安佐 。(圖/記者孟育民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孫安佐今天透過Instagram限時動態,發出翁達瑞相關報導的網頁截圖,並言簡意賅地以黑底白字的Fine來回應。這封信其實在網路引起了很大的討論,翁達瑞表示孫安佐現今的處境,對他來說並不陌生,年輕時看不到的道理如今豁然開朗,且值得與對方分享。

▲▼孫安佐。(圖/翻攝自Instagram/sun_gojo99)

▲孫安佐回應。(圖/翻攝自Instagram/sun_gojo99)

【翁達瑞信件重點整理】

一、自身所領悟的道理

1. 我們無法選擇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的影響會跟著我們一輩子,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會更早接受命運的安排,概括承受原生家庭的一切,好的要心存感恩,壞的要奮力掙脫,停止複製。

2. 我們不能選擇父母

小時候我們羨慕過同學擁有的父母,因為感覺都比自己的父母好。長大後才發現所有的父母都有兩套行為標準:優點表現給別人欣賞,缺點留給家人承受。

3. 父母無法交換

即使父母可以互換,我們也永遠不會滿意。自己的父母我們看缺點,別人的父母我們看優點。不需要責怪父母,縱使我們的不幸是他們所造成。如果把人生的不幸歸咎於父母,他們也有父母可以責怪,這樣沒完沒了。

4. 不要責怪父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過,父母無法為我們負責。責怪父母之後,我們還是要面對自己的人生不幸。

二、翁達瑞給孫安佐的的建議

你已經二十四歲,可以決定自己的日子。如果不滿意父母為你安排的人生,你可以重新選擇,然後為自己選擇的人生負責。兩代關係本來就是家庭難題。不論親子關係好壞,每個人都要如此期許自己:幸福要由我傳承;不幸也要由我終止。

三、翁達瑞再述個人經歷,給孫安佐的祝福

我9歲喪父,遭遇不順時只有母親可以責怪。我今年68歲,有足夠的閱歷見證人生的美好。我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都有母親的角色,她一年半前才過世。因為好為人師的職業病,我冒昧寫這封信給你。如果你覺得受到打擾,甚至有被冒犯,我要向你致歉。最後祝你一切安好!

▼翁達瑞完整貼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