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宛欣/綜合報導
義大利藍姓富商與台籍詹姓空姐隔海爭奪8歲女童監護權,女童寫給法官、總統的求助信,引發社會廣大迴響,各界都相當關心女童未來去向。對此,知名律師李怡貞在臉書談起此事,直言:「未成年子女的最佳利益是什麼值得深思。」
▲一封8歲女童寫給總統的求助信,引發社會關注。(圖/翻攝愛音樂的阿晃)
李怡貞11日在臉書透露,不想對8歲女童事件妄下評論,表示「家事案件的複雜程度不是表面能看得出來的」,她認為:「如果法院實務上要把搶奪孩子這件事看成非友善父母的判斷,而且甚至會影響親權,應該要仔細去探討所謂『搶奪』的正當性以及背景的原因事實。」而且有時根本不是搶奪,而是在嘗試逃離、自救。
▲李怡貞認為監護權官司不宜透過媒體曝光。(圖/翻攝李怡貞臉書)
李怡貞也表示,她覺得孩子監護的事項,不適合曝光在媒體上,並舉多年前吳憶樺案為例,「在大家關注下,那種分離的撕心裂肺畫面,其實造成的影響,不管是孩子或是任一方,除了記憶以外總是會留下傷痕」,透過媒體提高曝光度多少有用,但對孩子而言卻是殘忍的,讓身為人母的她喊話「未成年子女的最佳利益是什麼?值得深思」。
▲空姐與義大利富商爭奪8歲女,今開偵查庭委屈淚崩,泣訴「長大後回來看我」。(圖/記者黃宥寧翻攝)
李怡貞臉書全文如下:
八歲女童信件的事情我不評論
家事案件的複雜程度不是表面能看得出來的。
只是我認為如果法院實務上要把「搶奪孩子」這件事看成非友善父母的判斷,而且甚至會影響親權,應該要仔細去探討所謂「搶奪」的正當性以及背景的原因事實。
有時候根本不是搶奪,而是在逃離泥沼,在自救。
有時候真的是在搶奪,而且是漸進式的搶奪於無形,切斷孩子與另一方的依附。
實務上真的會出現先搶先贏的結果,但也不是全部。
畢竟你的「搶」是不是法官或社工甚至程監認為的「搶」?
總之,有關孩子監護的事項,我認為不宜以媒體的方式來曝光或是呈現。
吳憶樺的例子大家還記得吧。
在大家關注下,那種分離的撕心裂肺畫面,其實造成的影響,不管是孩子或是任一方,除了記憶以外總是會留下傷痕。
訴諸媒體或是輿論或許多少有用,但對孩子而言,強逼站在哪一邊的表態或許都總殘忍。
未成年子女的最佳利益是什麼?
值得深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