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雨璉/專訪
台灣漫畫家葉宏甲筆下經典作品《諸葛四郎》,耗時3年改編製作3D動畫電影《諸葛四郎─英雄的英雄》在年節前上映,監製葉佳龍其實正是葉宏甲的兒子,葉佳龍說,將《諸葛四郎》做成動畫一直都是父親的心願,但當年的漫畫審查制度打亂了父親的漫畫事業,最後落寞離世,「這部電影商業利益真的不是第一,可以說是對我父親負責,完成他的遺願」。
▲《諸葛四郎》監製葉佳龍接受《ETtoday星光雲》專訪。(圖/記者湯興漢攝)
回憶以前《諸葛四郎》火紅程度,葉佳龍說,當時《諸葛四郎》漫畫周刊每週出版,那時讀者非常瘋狂,在沒有網路社群的時代,是以寄明信片的方式給作者回饋,「我記得我小時候,郵差來我家都是一個大布袋,『碰』的放在我家,倒出來明信片堆成一座小山,都是讀者要寫給父親的,家裡一袋一袋的明信片,然後很多人特別跑到西門町家要來看我父親。」
▲葉佳龍收藏了父親手稿。(圖/記者湯興漢攝)
但葉佳龍坦言,雖然父親作品大受歡迎,但在那時的社會氛圍下他們並沒有想像中過得順利,「小孩子喜歡看漫畫,跑到出租攤看,會被媽媽抓回家,社會、政府不喜歡小孩子看漫畫,因為總是升學主義,社會氛圍也是會認為看這個要幹嘛?怪力亂神,趕快去唸書,所以其實在社會上不是很有地位,我爸爸出去都不太敢講他是《諸葛四郎》的作者。」
「爸爸一輩子也是滿落寞的,而且沒賺什麼錢,我爸是賺稿費,真正賺錢的是出版商,他就是窮藝術家,很可憐,所以家裡四個小孩都被我父親禁止從事文藝文創的工作,所以我後來才當工程師」,沒想到屋漏偏逢連夜雨,1962年政府修訂《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壓制台灣漫畫的發展,讓葉宏甲的漫畫之路更難行。
▲《諸葛四郎》葉宏甲一直希望作品能製作成動畫 。(圖/牽猴子提供)
葉佳龍說,因審查制度頒布,讓父親的創作受到很多限制,「而且那審查標準一直在變,到最後曾經有段時間,規定不可以有蒙面、飛鏢等,武俠片欸,不可以有寶劍、掌風、劍氣,那還能怎麼玩?所以畫到最後,連我都覺得沒那麼精彩了,太多傷痕了,一個藝術家的創作變成這樣,後來父親就放棄了,不巧又中風,身體不好,諸葛四郎就在遺憾中結束。」
▲《諸葛四郎》3D電影《諸葛四郎─英雄的英雄》春節躍上大銀幕。(圖/牽猴子提供)
葉佳龍透露,實際上父親是希望漫畫能夠被推廣,所以後來《諸葛四郎》製作成電視、電影他也有參與,但其實他最想做的是動畫,當年《原子小金剛》是1953年出版,《諸葛四郎》為1956年,但前者在1963年就製成動畫,「我爸那時候好羨慕,一直在想什麼時候可以有動畫,結果審查制度出來,何止動畫,漫畫都沒有了,所以那時候動畫是他很大的夢想。」
如今經過1年構思、3年製作,葉佳龍終於將父親遺願完成,更加了許多現代元素,讓劇情更多元、完整,更特別設計了巧思讓父親可以抬頭挺胸,意外感人催淚,試映會讓全場動容,葉佳龍說,自己最希望觀眾可以祖孫三代一起去看,一起度過美好時光、有共同話題,「對我來說那個畫面一直是我的動力,希望今年春節,《諸葛四郎》可以做到這件事情。」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