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融/金馬獎註定無法讓多數觀眾有感

文/陳樂融

台灣娛樂界有三金獎項。電視和廣播金鐘獎屬頻道主義,當然限本地節目參賽,一般來說除了少數紅到境外的演員及節目,境外觀眾是沒興趣的。

流行和傳藝金曲獎,必須在台灣有產品發行,所以就算大陸歌手專輯來台掛一家發行公司過水,總量也屬少數,從入圍到得獎不至於非台灣地區產品佔據主流。儘管如此,某一年(不過才一屆!)大陸藝人拿獎稍多,綠媒便大做恐嚇文章。

至於電影金馬獎,最容易受政治波及。因為金馬報名資格從寬,只要工作者以華人與華語各種方言為主,便能自由參加,甚至無須在台公開上映。

此所以類似投稿報名的方式,也才讓兩岸三地的優秀作品每年同場廝殺,而很明顯的,台灣商業片或許近年在市場較有斬獲,但適合在影展攻城掠地的作品卻少之又少,此不只在金馬獎如此,在全球影展也早不復N年前優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每每金馬獎哪一地區入圍或得獎較多,所謂兩岸三地消長情結,其實跟台灣自訂的參賽標準有關,怨不得參賽者與評審團。


▲第53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主持人陶晶瑩。(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至於這些入圍影片大家熟不熟悉、能不能熟悉,牽扯文化保護主義政策,大陸片進口需抽籤管制(2014年起,大陸電影只要獲得坎城、威尼斯、柏林、奧斯卡影展競賽單元獎項,或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獎者,就不受「每年10部」限制,可直接在台上映),這也不是金馬獎執委會的問題。

為了讓媒體與觀眾有可能熟悉大陸片而全面開放自由買賣,社會準備好了嗎?從立法院到電影界,會不會又有不同意見?

就算能自由進口,某些評審團的愛片很可能在市場不受青睞,不是不被引進,就是戲院一周遊,還是很有可能隔年金馬獎觀眾兩手一攤,說:「這些什麼電影,聽都沒聽過!」歷年很多入圍台片,在黃袍加身前,不也市場遇冷?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但多數入圍片前一年未曾在台上映,直接報名就可能入圍或得獎,的確註定讓金馬獎更像圈內的研討與表揚活動,而沒法像奧斯卡獎那種讓美國多數觀眾表態、甚至有感。這是各方自己得拿捏取捨權衡的。


▲第53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11/26圓滿落幕。(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陳樂融
知名創作人、媒體人、策劃人。遊走於作詞家、作家、主持人、編劇、文化評論家、品牌及營銷顧問、人文心靈講師等多種角色。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熱門新聞更多

獨/權樂告別式「百位好友送別」凱莉哭紅眼 博恩不捨:滿痛苦的

雪莉和金秀賢拍床戲「崩潰接受精神治療」!親哥爆內幕 公司5字回應了

粉絲笑翻!潤娥17年表情管理首破功 「被口臭打敗」忍不住摀鼻皺眉

韓媒坐不住了!點名金秀賢「不能再沉默」苦勸:事情已經太大條

張振寰家屬全神隱!兒子23年沒見爸「再見就是告別」 親口道別:一路好走

AV女神被拍「中山站0偽裝散步」!超兇身材現形 2.8萬人朝聖讚爆

韓男團取消泰國演出秒改簽返韓!挨轟「丟下粉絲」掀脫粉潮 多人失聯

王大陸入伍後首放假!記者苦等1hr 同梯:「大人物」被專車接走了

雪莉哥控強拍床戲! 《Real》女星7年前訪談被翻出「留嚴重陰影」

G級女星笹倉彩「轉戰AV界」自曝是肉食女! 達人讚:比例絕佳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