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物誌
2024年「紀錄」劇情片《一部未完成的電影》,由中國知名獨立電影導演「婁燁」執導,講述劇組為了拍攝十年前未完成的電影,再次集結當年的製作人員,卻不料在拍攝過程,不幸強碰COVID-19的肆虐,眾劇組成員只能被隔離在飯店中,十年前未能完成拍攝的電影,在疫情時代的紛紛擾擾下,是否仍只能接受未完成的命運?
在第61屆金馬獎中,《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力退群雄奪得「最佳劇情片」,導演婁燁也以該片拿下「最佳導演獎」。起初,電影在「114 年中國電影入臺配額抽籤」落選,受限於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而無法上映,慶幸後來在金馬獎喜獲大獎,使該片得以在臺上映,讓臺灣觀眾能夠看到疫情時代中的苦悶與壓迫。
▲《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奪金馬大獎。(圖/《一部未完成的電影》電影劇照,下同)
一部婁燁的電影 刻劃世界陷入停滯的困頓年代
翻出十年前的電腦,導演看見過去因故停拍的作品,決定重新召集當時的演員,一同完成這部未完成的電影。2020 年,江誠(秦昊飾)受導演所邀,前往武漢與劇組相會,卻沒想到正要步上軌道之際,劇組卻遭遇武漢封城、組內成員確診,江誠等人只好單獨關在飯店房間內,不僅人身自由遭剝奪、思念家人的情緒高漲,亦懼怕著自己成為確診者,在隔離期間承受過分的壓力。
時光飛逝,中國武漢封城也已是四年前的事,從武漢蔓延至全中國、全世界,多國因疫情肆虐而陷入停滯,生活的不便、人心惶惶的社會氛圍。正當人們正在逐漸淡忘疫情回憶時,《一部未完成的電影》以虛構劇情穿插寫實影像,搭配極具臨場感的手法,像是結合手機直式畫面與傳統電影畫面,使影迷回到那不願再次體驗的時光。
婁燁執導的第12部電影,記錄那些不該被遺忘的共同回憶
《一部未完成的電影》作為婁燁導演執導的第12部電影,在奪得金馬大獎之前,亦入選第77屆坎城影展「特別展映」。這部在海外普遍受到肯定的電影,卻因拍攝內容涉及國家形象的詆毀,即便首映時在「豆瓣」一度得到大量五星評價,次日也不出預料地遭到移除,資料的刪除彷彿它不曾存在過,自然也無法在中國上映。
婁燁導演在致臺灣觀眾的信中提到:「這也許也是給所有經歷了那段時間有幸走到今天的人們,和那些不幸沒能夠和我們一起走過那段時間的人們的一個交代,一段紀錄,一次紀念。」不禁令影迷沉思,這部電影所要傳達的,究竟是對於人性的關懷、批判政權的不是,亦或是記錄大時代中,那些不該被遺忘的共同回憶?
唯一能確定的是,電影致力於被看見,而它的被看見,完整了《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片尾曲〈火紅的薩日朗〉中,唱到「有種幸福叫地久天長」,能夠撐過疫情的你與我,身旁的人依然能夠陪伴,便能意會到幸福是如此平凡。
延伸閱讀
「人生不是這樣算的。」《本日公休》:放在心上的惦念,珍惜人生路上遇見的每段緣分
金馬影展開幕片《疫起》:改編自 SARS 封院事件,紀錄疫情時代的人性光輝
※本文由人物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