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舞台十年路 徐詣帆:衝破金馬魔咒,從選秀重新出發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

回想起當初徐詣帆為何投入選秀節目,竟然是源於金馬失利!2011年榮獲第48屆金馬獎男配角之後,接下來徐詣帆的生活猶如天堂墜落地獄般地煎熬。得獎當天,他心想日後一定會有很多戲約上門,但天不從人願,之後整整兩年的時間僅獲得零散的工作機會,當時他心情真的很鬱悶。擔心他的老婆也不忍心看到他這樣下去,正好當時她看到選秀節目比賽的消息,就一直鼓勵他説「既然有一副好歌喉,不妨去試試看吧!也許這是一個機會!」當時的他雖然說好,但其實「好」的很猶豫,有點懷疑自己能不能做到。

「金馬拿獎的身份」彷彿是個緊窟咒,低潮的他又在意別人眼光,但老婆說了句話:「你都已經沒飯吃了,還在意這麼多嗎?」回想起當初,老婆一直用各種方式開導跟鼓勵他,讓他無後顧之憂,心想拼了,重新挑戰歌唱舞台,才有重新被大家看見的一天。

▲徐詣帆(圖/徐詣帆提供)

▲徐詣帆(圖/徐詣帆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放下包袱 嘗試潛在可能

面對當時金馬得獎後完全沒有經紀約與戲約的低潮,他努力過毛遂自薦,但沒有用。當時沮喪到甚至跟妻子說「不過比較幸運而已,我寧願不要這個獎」。後來透過馬志翔導演介紹,進入王小棣導演新成立的好風光工作室,才獲得一個機會。

當時什麼都願意嘗試,但也什麼都沒把握,演戲、舞蹈表演、音樂劇與歌唱都想嘗試看看。而這也讓他從王小棣導演身上學到「嘗試」的意義何在。當時許傑輝導演有齣在義大世界的定目劇在徵選舞者,小棣老師要他去試看看,他問「老師,可是他是徵選舞者....」「你去試看看,老師全力支持你。」她堅定誠懇的說。那時40、50人在景美排練場考試,指定考題的時候,所有人一起跳,但裡面就是有個人像殭屍一樣不協調,永遠慢別人三、四拍,那個人就是他,那時的他還是很在意別人的看法。但後來他才理解老師當時的用意不是要他選上,而是要讓這個領域的人看看他,觀察他有什麼潛在的可能機會站上這個舞台,才對徵選舞者這件事情釋懷。這件事也讓他願意逐漸以開放的心態探索潛能,才有了後面走上〈我要當歌手〉的舞台的機會。

國三開始唱歌 走上音樂之路

讓徐詣帆走向音樂領域源自國三的第一次比賽,國三時他參加花蓮縣的歌唱比賽,獎品只給第一名,是一只13分的鑽戒,那時候他就心想「一定要想辦法得名,我想把鑽戒送給媽媽。」當時訓練他的老師算是他的啟蒙老師,結果意外就得第一,然後就被大家看見,結果老師看著他說:「原來你有這樣的能力啊!」

高中他也比了警廣的歌唱比賽,晉級到全國賽。就像一般人一樣,高三面對考大學還是就業的抉擇,不想工作的他自然就選了音樂科系,考試過程中鬧了很多趣事。像是當時他報考了文化大學國樂系跟北藝大音樂系,準備藝術歌曲跟中國民歌兩種,進考場之前,他完全沒學過正統聲樂,只會看簡譜,碰上樂理,只能坐在考場內發愣,隨便畫音符在五線譜,術科全部零分。

另外,在北藝大考唱歌時,他的伴奏穿音樂會的禮服,而他只穿著一般襯衫的休閒服,7位考官坐在位置上憋笑,一位教授問「你今天是要來考試的嘛?」「是。」「你知道考試要穿什麼嘛?」「我...不知道,只知道要考唱歌。」「你是原住民嘛?」「是的。」「哪一族的呀?」「太魯閣族。」然後就聊起來了,老師請他把歌唱完,但當然沒有錄取,考了四年才正式進入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然而,過去的失敗並沒有讓他因此放棄音樂,反而因為誤打誤撞的一次嘗試讓他的歌聲風靡全台.

因應不同環境學習,找出最適合的唱法

談到一路走來選秀節目對他生活帶來的影響,徐詣帆認為選秀跟過去參加音樂比賽的性

質截然不同。傳統歌唱比賽靠聲音、比穿透力,唱給台下戴耳機的老師聽,但選秀不一樣,選秀會經過很多包裝,像是給選手不同課程激發內在潛能,也會針對情節加料跟美化。兩者體驗的東西不一樣,前者歌唱的磨練多,後者表演的層面廣。對他來說,不論是歌唱比賽或是選秀舞台,這一些都是給予追夢者磨練及創造機會的舞台。

參加過兩岸歌唱節目的他也分享了中國以及台灣的舞台經驗.他認為台灣的舞台還是比較真,就像溫馨的家庭卡拉OK,相比之下,大陸的選秀節目帶有更多的商業考量,規模相差很大,每一次的錄影都是演唱會規模,什麼都要給到最高規格,麥克風、音響、舞台、燈光、攝影機只是基本,甚至請聲樂老師教唱歌。

但台灣在節目內容的創新度比大陸多很多,在大陸選秀對台灣的表演者來說有期待感,彷彿自己在演唱會面對龐大的舞台,同時也感受到人才濟濟的壓力,中國大陸的選手來自四面八方,每一個能站上舞台的人都是菁英中的菁英。每個選手都是隨時都準備好的衝勁,節目要他馬上來一段,隨時都能表演。

談到選秀最大的收穫,徐詣帆認為我要當歌手和最美和聲兩段比賽帶給他的收穫並不同

。〈我要當歌手〉節目中讓他的聲音被看見,但在〈最美和聲〉跟蕭敬騰老師的合作,則讓他看見不一樣的演唱詮釋方法。過去因為古典音樂的背景,他很自然的帶入美聲唱法,但在〈最美和聲〉時碰到蕭敬騰,給了他不一樣的體驗,從頭腔發出、把聲音很直接地丟出來的唱法,跟腹式唱法的美聲不一樣。有了這個觀察,他的唱法也跟著改變,唱腔更彈性更不一樣。這就是在比賽過程中,向其他選手、合唱者學習的地方,沈浸在啟發的環境當中,更是一個寶貴的經驗。

專注於戲劇,尋找多面向自己

談到未來的規劃,徐詣帆目前希望以戲劇為主,給自己一個機會去體驗不同角色的生活,小丑、醫生、律師…等,任何角色都好,唯一的任務是把每個機會做好,提醒自己隨時保持最佳、可以上場的狀態。他近期的作品是電影《引爆點》,也正在拍攝電視劇《遺失的二分之一》、《最佳利益》其中一個單元劇。

除了電影及電視劇演出,他也跨足不同領域,像是舞台劇。徐詣帆希望未來每年都有舞台劇可以演,最近的戲是音樂時代劇場的《渭水春風》。他特別喜歡舞台劇的真實感。

群戲的經驗讓我對音樂劇念念不忘,那時包括服裝、道具、跳舞、唱歌每個細節都參與,學到最多。

▲徐詣帆(圖/徐詣帆提供)

▲徐詣帆(圖/徐詣帆提供)

把握每一次學習的機會,讓培訓更有意義!

徐詣帆認為選秀節目中最重要的的就是歌手能有跟老師合作的機會,甚至是跟老師在私底下的音樂交流,可能是編曲的交流、教唱等,讓交流不只是在螢光幕前,舞台之外也能有互動,在給予選手挑戰的同時也獲得老師的指導。

就像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各式各樣的機會測試潛能,音樂人的培養也是一樣,透過不同的表演型態,測試他的可能性,希望讓「學習」這件事情在選秀過程能有更多的機會發生,跳脫只是跑節目通告的想法,讓「培訓」的實質意義存在,不只是發掘會唱歌的人,而是讓這些好歌喉有更多發揮空間。

聲林之王每週五晚上九點首播.相關連結請見:http://bit.ly/2RTIs89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