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逾百則在大牙臉書惡意留言 王為森驚:大多是平凡普通人

大牙擔任現代婦女基金會年度倡議大使,近日出席許多公開活動,都身著Only Yes Means Yes(沒有同意,就是性侵)字樣上衣,宣導積極同意權。

文、圖/鏡週刊

「我很佩服大牙。就算把我放到她的情境裡,我也完全做不到,像她這樣的勇敢——她面對公眾,不但勇敢,還很理性。她把不理性的情緒,全部留給自己。」32歲的導演王為森說。

現代婦女基金會邀請演員周宜霈(大牙)擔任展心復原計畫年度倡議大使,導演王為森負責拍攝「相信傾聽 陪伴前行VCR」,呼籲社會大眾幫助受害者邁向復原之路。王為森坦言,自己身為男性,也曾想替 #MeToo 受害者發聲,卻受到壓迫,「拍攝之前,我們開過幾次會,大牙講到哭,我也講到哭。我的好友經歷過和大牙一樣的事(權勢性暴力),當事人的創傷反應可能都很相似。所以,我對大牙的故事,特別有共感。」

「看完大牙去年寫的那篇文章,我曾想:她沒有要繼續在台灣演藝圈待著嗎?她是抱著怎樣的決心?她強大到什麼程度?」王為森熟悉台灣影劇圈生態,不只一位朋友身曾遭遇權勢性騷,卻不敢發聲。王為森為拍影片,做了大量田調與社會觀察,長期檢視、追蹤超過300則評論或公開轉發大牙發文的惡意留言,結果發現,寫下惡毒文字的人,竟然大部分都是「超級平凡的普通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女性而發動的攻擊

「惡意的、平凡的大眾們,很像我們平日買早餐會遇到的鄰居阿姨阿伯、同學爸媽,甚至,與我們同輩的人;可能是素人,或是小有名氣的網紅。」王為森和團隊夥伴幾乎看了每一則去年轉發大牙發文的公開評論,以及大牙臉書上的所有留言。其中,有善意支持者,也有大量惡意留言;惡意留言中,排除機器人或網軍帳號,王為森持續追蹤了約300個臉書、IG社群帳號,點進這些帳號個人頁面,研究公開發文。

「有些人是分享大牙的發文,是用戲謔口吻說:『這麼多年,為什麼現在才講?』我發現,很多人在看好戲。」「這些留言,已經不是攻擊特定事件了,而是針對『女性』發動的攻擊。而其中,也有不少是女性...我追蹤了一個帳號,她公開發文顯示,她有兩個女兒...」王為森做了大量田野調查,驚訝發現,不少人躲在螢幕和鍵盤背後,這些平凡的大眾,來自各行各業,「我覺得最可怕的是,他們都不是水軍,有人是學校老師、有人是公務員。有人前一篇發文,還在團購零嘴,下一篇就是超惡毒的留言、嘲諷權勢性騷擾的受害者,有人還鼓吹,要用暴力對待女生。然後,又繼續發和孩子的合照...。」

導演王為森(右)的女性好友也是權勢性暴力案件倖存者,他在拍攝大牙倡議影片時,想到好友經歷的一切,替代性創傷爆發,拍攝時,雙方一度情緒激動。(王為森提供)

▲導演王為森(右)的女性好友也是權勢性暴力案件倖存者,他在拍攝大牙倡議影片時,想到好友經歷的一切,替代性創傷爆發,拍攝時,雙方一度情緒激動。(王為森提供)

倡議影片中,超過10名影子演員合作的影像交疊,指指點點的陰翳,落在大牙身旁,大量人影形塑成迫人的威逼感,「網路上有很深的惡意、很奇怪的觀念;而社會加諸在受害者身上,好像有一堵無形的牆,後來(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秘書)姿瑩就解釋:大家懼怕的,其實還是權力的本身。」

他強調:「『話語權』也是一種權力──倖存者沒有做錯事,為自己發聲,反而要被另一批人檢視、公審,這過程很像潮汐,一旦往前湧,就壓迫到她們。」

不再讓妳孤單

王為森觀察,直到藝人郭源元再發文,鉅細靡遺描述被陳建州性騷過程,「從那時候開始,留言風向很明顯,改變了。大牙、郭源元是完全沒有交集的人,卻講了同一件事;聲援大牙的留言,愈來愈多。」

值得注意的是,大牙擔任現代婦女基金會倡議大使、影片上線後,吳姿瑩密切觀察網路風向,「我們幾乎每篇留言都看了,還是有不太善意的聲音,但我們發現:正向、支持倖存者的聲音,愈來愈多。」

「大牙的案件,很具指標性。過去,台灣真的沒有被害人敢講出整個受害的過程,以至於大家會譴責被害人:『妳怎麼不逃?』、『妳是不是太笨?怎麼那麼相信對方?』」吳姿瑩觀察,從大牙的個案中,外界得以透過被害人自述,理解被害人其實是千方百計想脫身,最後卻是千鈞一髮,才脫離危險。

王為森身為男性,坦言自己若陷入大牙情境,也很難像她一般勇敢。為了拍攝現代婦女基金會的倡議影片,他深入網路田野調查,看遍鍵盤後的惡意。(王為森提供)

▲王為森身為男性,坦言自己若陷入大牙情境,也很難像她一般勇敢。為了拍攝現代婦女基金會的倡議影片,他深入網路田野調查,看遍鍵盤後的惡意。(王為森提供)

「脫身,這件事情容易嗎?大家知道這有多難嗎?在很多權力關係之下,妳不能給他(加害人)一巴掌說:『老娘不幹了』。」吳姿瑩說,從大牙個案中,權勢性暴力的脈絡得以被看見,「大家這時才知道,當下的條件、狀態,其實限制了被害人可以做的反應。」

「這個社會氛圍,是慢慢在形成的,」吳姿瑩表示,大牙勇於發聲的過程,對其他台灣權勢性暴力的受害者也是一種示範;「很多人看見這些社會現象,會幫忙解釋、轉譯被害人的心聲,和社會對話。新聞事件下的留言處,愈來愈多人願意表態支持聲音,不再讓被害者一個人面對惡意。」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更多鏡週刊報導
【一鏡到底】讓惡意收斂吧 走過權勢性暴力的輿論與法律戰爭 周宜霈、吳姿瑩對談
【大牙專訪1】獲不起訴不代表沒受傷 「以為痊癒了但沒有」她至今服用抗焦慮藥
【大牙專訪2】性暴力案裡的重要他人 大牙經紀人哭著力挺她報案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