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團隊獻聲」助攻柬埔寨大師!潘禮德重返坎城

記者許逸群/台北報導

曾以《雙面維若妮卡》勇奪坎城影后的伊蓮雅各,在柬埔寨大師級導演潘禮德新片《約見波布》中,飾演冒險採訪赤棉總理波布的法國女記者。該片在第77屆坎城影展獲選進入地位尊榮的「坎城首映」單元,導演在首映會上獲得全場起立致敬,陣容堅強的台灣團隊也在場同享榮耀,原來該片不僅由台灣參與合製,更從聲音到交響樂都由台灣幕後團隊操刀。

▲▼影后伊蓮雅各《約見波布》,台灣團隊獻聲助攻柬埔寨大師潘禮德重返坎城。(圖/Cdp & Anupheap Production提供)

▲伊蓮雅各(左)與伊莉莎白貝克在《約見波布》坎城影展首映中相見歡。(圖/Cdp & Anupheap Production提供)

潘禮德長年關注柬埔寨歷史與人權,曾在2014年以《遺失的映象》成為首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柬埔寨電影。新片《約見波布》由當年前往採訪波布的記者伊莉莎白貝克的真實經歷改編,描述在1978年,三名法國記者前往赤棉,與總理波布進行獨家採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影后伊蓮雅各《約見波布》,台灣團隊獻聲助攻柬埔寨大師潘禮德重返坎城。(圖/Cdp & Anupheap Production提供)

▲導演潘禮德(中)在《約見波布》坎城首映獲得全場起立致敬。(圖/Cdp & Anupheap Production提供)

潘禮德的父母與許多其他親人,當年都在波布的暴政下身亡,但他認為殺戮會透過影像傳播而被年輕人複製,因此一直要求他的片中不可出現血腥殺戮。當片中需要表達波布政權對人民的血腥迫害,都透過泥偶以靜止畫面進行故事敘述,必須全靠音樂與音效來推動情緒,而這部分全由台灣團隊立下大功。

▲▼影后伊蓮雅各《約見波布》,台灣團隊獻聲助攻柬埔寨大師潘禮德重返坎城。(圖/Cdp & Anupheap Production提供)

▲杜則剛(右起)、馬克馬爾德與林明學在《約見波布》坎城首映會開心驗收彼此跨海合作的成果。(圖/Cdp & Anupheap Production提供)

由台灣音效大師杜篤之成立的「聲色盒子」錄音室,是國際影人渴望合作的聲音殿堂。潘禮德深愛侯孝賢、楊德昌的電影,一直期待和「聲色盒子」團隊合作,這次終於如願以償。而「聲色盒子」目前所有國際合作都由聲音指導杜則剛出馬「接招」,他過去跟著杜篤之練功,如今則從各種不同派別路數國際導演的要求與溝通中,磨練出了讓客戶滿意度超高的見招接招功力。

杜則剛說:「有些聲音來自導演記憶裡的傷痛,我們要先理解他要的是什麼,再一步一步溝通。有時可能他要的跟我們想的是180度的差別,但我們慢慢理解後,就可以朝他想要的去做改變,或是幫他做一些潤飾或加分的東西,把他想要的東西盡量做到90分、100分的狀態。」

▲▼影后伊蓮雅各《約見波布》,台灣團隊獻聲助攻柬埔寨大師潘禮德重返坎城。(圖/Cdp & Anupheap Production提供)

▲杜篤之(左)在「聲色盒子」為導演潘禮德示範各種擬音音效的製作方法。(圖/Cdp & Anupheap Production提供)

孫紹庭在北藝大馬水龍廳錄音室錄音時,大師杜篤之也前往助陣,卻震驚地發現,錄音時竟然沒有電影畫面可配合,因為導演根本還沒剪完。原來潘禮德與馬爾德合作20多年來,一直都是讓配樂家自己「去猜」、「去感受」。但神奇的是,馬爾德與孫紹庭從來沒有合作經驗,這次遠距合作卻混音一次過關。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