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宜芳/綜合報導
52歲男星馬幼興出道超過30年,是觀眾在本土劇中熟知的面孔,也因經常飾演反派角色,擁有「惡男專業戶」之稱。他於去年加入《願望》飾演李添貴,近來也被網友發現他會將所有台詞都以台語說出,甚至包含了不少冷門名詞,掀起一陣討論,而他本人也親自現身留言區回應。
▲馬幼興在《願望》中飾演李添貴。(圖/翻攝自Facebook/馬幼興ㄟ厝)
有網友在Threads曬出馬幼興於《願望》中的片段,指出無論是「車輪餅」、「珍珠奶茶」、「兒少之家」等可能會直接以中文表現的台詞,馬幼興都是用台語「管仔粿」、「粉圓奶茶」、「養生堂」說出。網友表示:「李添貴(馬幼興)真的可以開個台語教室,每次在劇中都會說一些我完全沒聽過的台語。」好奇馬幼興是因為被劇組要求,還是本人堅持要這麼做。
▲▼馬幼興的全台語演出引發討論。(圖/翻攝自YouTube/三立台劇)
該PO文引來許多網友討論,眾人紛紛表示「原來珍奶台語是粉圓奶茶」、「難怪,之前看的時候都想說他怎麼都叫人名台語」、「有發現整部劇大概只有他從頭到尾連名字都講台語,覺得超讚超用心」,而馬幼興本尊也現身留言說:「因為我相信只要自己堅持、認真、用功,就可以傳遞最正確的語言流傳下去給大家,這是電視媒體的責任及教育意義,謝謝大家的支持喔!」一番話被網友推爆。
▲馬幼興留言。(圖/翻攝自Threads)
馬幼興稍早也發文提到,自己是外省第二代,由於父母都是來自雲南,他們家中一直以雲南話溝通,即便父母過世後,與兄姐及親戚之間仍然使用雲南話。然而,與下一代的晚輩們交流時,則因為晚輩不會說雲南話,而改用國語。
馬幼星回憶起自己剛踏入演藝圈時的情況,當時的市場幾乎都是國語劇,只有中午和晚間6點半時段才有閩南語戲劇。隨著大環境的變化,八點檔時段逐漸轉變為台語劇的主流市場,這讓他看到許多前輩因語言問題無法適應而選擇轉行或退居幕後。馬幼星坦言,自己的閩南語並不好,曾因語言不佳在《長男的媳婦》中只出演了3集就消失了。後來,他在《封神榜》中飾演楊戩(二郎神)時,劇組請來語言指導陳老師教他閩南語,並自行購買《台華雙語辭典》學習。
隨著科技進步,現在學習資訊越來越便利,但馬幼星指出,仍有許多詞彙無法查到,需要花更多時間做功課。他自從在三立八點檔《天道》中飾演萬朝遠一角開始,便自我要求全劇使用閩南語演出。他表示,有觀眾問為何全劇只有他一人全程使用閩南語,他回應道:「我本來就是在拍閩南語連續劇啊!」強調電視媒體有教育的責任與義務,應從自我要求開始做起。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