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之下》入圍金馬5項大獎!真實長照悲歌改編「人老了就是包袱」

文/女子學

社會寫實港片《白日之下》由簡君晉執導,林保怡、余香凝及姜大衛領銜主演,在今年(2023)金馬60入圍五項大獎,包括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美術指導和造型設計獎。

劇情講述一名正義記者凌曉琪(余香凝飾)潛入精神院舍「彩橋之家」,發現院所對他們所謂的「家人」施暴、剝奪基本人權及其尊嚴,於是蒐集證據準備揭穿其惡行,隨著真相的坑洞越挖越深,才發現她要對抗並不只是惡名昭彰的院舍,而是深埋地底盤根錯節的法律制度及社會桎梏。

(以下劇情有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白日之下》改編自多起香港精神院所事件。(双喜電影提供,下同)

真實事件改編 — 社會安全網承接不住的邊緣族群

《白日之下》改編自多起香港精神院所事件,利用各支線的切角將彩橋之家的惡行公諸於世,像是全片最駭人的片段改編自〈大埔劍橋護老院事件〉,看護為求方便行事,將缺乏自理能力的長者們綁在輪椅上,使其全裸,並推到院所露天陽台沖洗。

攝影師用慢動作拍攝,水花噴濺在長者灰白頭髮上,歷經滄桑的胸脯垂下,一旁無情地看護用水管潑灑,彷彿在沖洗養殖場中的流浪動物,罔顧長者尊嚴及隱私權。

電影中後段的第二個引爆點,則是〈康橋之家性侵案〉,電影中表面敦厚,實則「大惡若善」的院長章劍華(林保怡飾),利用權勢引誘性侵有智能障礙的女院友小鈴(梁雍婷飾),即便警方已取得沾有院長精液和小鈴DNA的證物,也有當事人的錄影口供,但考量到受害者已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又是智能障礙者,出庭指認可能使病情惡化,因而律政司無奈撤銷控訴。

法官坦言:「撤告可說是被告的幸運,卻是受害人或社會的不幸。」片中的律師也無奈表示,不少權勢性侵案例都用錢和解處理,因為身心障礙者的家庭經濟大多不好,面對大鯨魚的鯨吞,只得默默承受傷痛,先讓生活得以苟延殘喘。

這也令編輯頻頻想起《熔爐》的痛,這些身心障礙者無力抵抗的不只是權勢性侵加害者,更是整個社會、制度,一切交織性構成的多重落難。

「人老了就是包袱」— 精神疾病者與照顧者困境

除了院舍欺凌事件外,《白日之下》不只看見社會的缺陷,更是深入這些坑洞中,從無家者、精神疾病者、到照顧者,看見那些落難者求援的故事。

電影中曉琪正義凜然地控訴不良院所時,章劍華院長說了一句:「別站在道德高地說話。」引起編輯的反思,也想起了幾年前震驚全台的〈龍發堂事件〉。

在四、五十年前,台灣社會對於精神疾病充滿汙名,醫療院所量能更是匱乏,等候不到公部門的援助時,私人經營的的長期收容院所便成為了精神疾病者的唯一後路。「龍發堂」收容曾餘上千位精神失序者,卻頻頻被爆出向院友收取高額「功德金」,不僅院所環境髒亂,導致多數院友有皮膚異常狀況,更會用鐵鍊綁住院友作為管教。

但出乎眾人意料,很多院友表示自己在龍發堂「終於被當成人看」,而非像在外面遭異樣眼光歧視、霸凌。他們形塑出自己的烏托邦,但與此同時社會上仍充斥著「把你送去龍發堂」這般的歧視言論。

再來討論精神疾病者家屬和照顧者,很多家庭背負著龐大的經濟壓力,又得照顧家中的精神疾病者、身心障礙者、長者,社會的道德勒索和公權力踢皮球的制度下,他們迫於無奈只得將家屬託付長期收容機構,而這也是女主角母親的痛楚;曉琪媽媽照顧不了年邁的岳父,將他送到養老院,曉琪則對於媽媽的作法十分不諒解,指控她自私地把爺爺當作包袱,媽媽憤而大喊:「我是包袱,爺爺也是包袱,人老了就是包袱!」

兩人的齟齬在最後明仔媽媽燒金紙時得到解答,明仔媽媽坦言自己在明仔自殺後,得到了一絲解放,「或許我一直在等這一天吧。」她說到,並隨即自責自己不是個好媽媽,但這樣真實地告解,或許正是社會上許多照顧者不敢言的心聲。

「怎麼可以把家人送去療養院?」「為何不離開這樣的地方?」我們都擅長站在道德制高點評論,卻沒想過這些當事人,生活在多麼深不見底的社會安全網漏洞,多重的交織性纏得他們難以喘息,而我們只是在光明的洞口喊聲加油,一點皮肉傷也沒有。

「惡未必有惡報,但我還是會選擇良善與正義」

曉琪理解,她抗爭的不只是不良院舍,而是更龐大的社會制度,她的努力無非是蚍蜉撼樹,就算踢爆了一個院舍,避避風頭,過幾個月改名重來就好了,罪人依舊逍遙法外,幾經翻騰的海面又會重拾平靜,正義的殘骸銷聲匿跡,沉落海底。

而她看似成功地推翻了萬惡的院舍,卻也引起院友們的反彈,院舍被收掉,許多無家者又得流落街頭,如孤舟失去船錨繼續漂泊,一向追求良善與正義的曉琪動搖了,她不禁思索,自己所追求的良善,是否踐踏在它人的犧牲之上。電影最後一幕,通伯在滂沱大雨中留給了她一句話:「不要為做對一件事感到內疚。」離去之時,雨過天晴,大地再次回暖。

導演簡君晉在接受專訪時提到:「『希望』不是結果,是態度。」許多記者、社工、社會倡議者總對現況感到無力,徒勞無功的挫折壓得人喘不過氣,但導演也勉勵大家,「抹去眼淚,起身繼續做,這個堅持才是希望。」

延伸閱讀

《熔爐》與《無聲》:在面對人性醜陋的惡,僅能以沉默作最沉痛的抗議

韓國超催淚 4 部電影推薦:此生不敢再看第二次的電影,透過法庭判決帶出社會不公議題

※本文由女子學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https://share99.com/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