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大偉最新教我的事

fifi

12日下午5點以後,我的臉書被陶大偉病逝的消息「洗了版」,貼文的朋友跨越數個世代,五年級、六年級、七年級同感遺憾。早期當歌手、演員的陶大偉從民國70年代轉為兒童節目主持人、製作人,在數個世代的心目中,他是永遠的「陶叔叔」,在童年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

我在不同的年紀崇拜不同的偶像,陶大偉堪稱我人生第一個偶像,他幽默風趣、多才多藝,嗯,會畫漫畫又很帥,完全符合我心目中的完美典型;今天他離世,兒子陶喆發表的聲明寫著,家人與他縱然萬般難捨,也僅能面對接受父親「淘氣轉身,幽默神隱」。這八個字道盡他一生的泰然。

▲同台互挺,陶喆陶大偉父子情深。(圖/東森新聞提供)

親友或名人的死亡總會教我們一些事,因為引導我們去回首,去咀嚼。永遠的陶叔叔或予人玩世不恭的形象,但事實上,他正是「你必須很努力,才能看起來不費力」的實踐者,而他「最新」教我的一件事,是他「懂得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陶大偉畢業於國立藝專美術科(現在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今晚我回顧他的人生,才知道其實他為了符合父親的期待,先去念了政大國貿系,但晚上半工半讀駐唱很開心,白天上課卻鬱悶,一直念到大學三年級,毅然決然轉學考進國立藝專美術科,朝著符合自己的期待、逐步往動畫夢想踏去。

陶大偉在藝專畢業後曾赴美,為了進入迪士尼聲明只「實習」不支薪,結果因表現良好,竟一做做8年,他曾說那段時光是人生最快樂的一段。之後因緣際會,才子進入演藝圈,唱歌、演戲、主持、製作樣樣來,而人生最後的10來年,又回到他最愛的動漫產業。

對於獨子陶喆,陶大偉曾說他只給建議,從不干涉想法,「免得他綁手綁腳。畢竟,人總要做自己才會快樂。」而做自己並非率性而為,他在一次專訪中建議年輕人,及早了解、培養自己的專長,有夢想,也需去實現。

●作者fifi,原文發表於實驗日誌#629–20120912 – 陶大偉最新教我的事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today歡迎更多意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