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嬿卿、趙佳美
1931年的嘉義農林學校,一支從未贏過球的棒球隊,在教練近藤兵太郎的鐵血訓練下,由台灣漢人、原住民及日本人合組成軍,一年後贏得台灣冠軍,打進日本甲子園。這則傳奇故事,在八十年後,被魏德聖率領的「三族共和」團隊,花了兩年多,合力打造出《KANO》奇蹟,讓觀眾在電影院裡感動流淚。
棒球一直是台灣的國球,可是卻因為政治問題,讓國人一直不了解在日治時期台灣的棒球運動:既不知1921年花蓮原住民即有一支「高砂棒球隊」、23年的「能高團」少棒,還遠征日本,大勝日本球隊;更不知31年到36年間,嘉義有支「嘉農隊」五度打進日本甲子園球賽。《KANO》就在還原這段被遺忘的歷史。
甲子園球賽之所以好看,就是因為不像職棒的功利,高中棒球隊講求體育精神與榮譽感,那種為棒球拚命、「一球入魂」的精神,才是棒球運動的最高境界。在台灣,棒球曾是國人的共同記憶與驕傲,曾幾何時,為贏而贏、為贏而不擇手段,卻讓棒球變質,在台灣什麼都假的當下,這樣一部教人「不要放棄」的電影,難怪會颳起一陣熱血旋風。
前總統李登輝看完電影後,也說自己都流眼淚了:「這不是只有打球,透過打球本身,每一個人奮鬥、有目標、大家團結、認同,最重要要有好的領導者來訓練人才,這是台灣成功最好的例子。」《KANO》講的是團隊合作、不能輸的精神,對於現時「怎麼看自己都不順眼」的台灣民眾而言,不啻是一部很能激勵人心的勵志電影。
劇本動人:挖掘塵封歷史 故事激勵人心
但是光靠「精神召喚」,別說無法把非球迷吸引到電影院,連球迷都不一定埋單,這部戲能贏得台灣觀眾喝采,票房一舉衝上1億5000萬,製作團隊接連三記好球,功不可沒。
好的故事是一部戲的成功要件。KANO這支爛球隊,如何在治軍嚴謹的教練打造下,脫胎換骨,而在甲子園球場上,明知會輸、還拚搏到底;這不是杜撰的故事,這是真實的歷史。而在那個充滿種族歧視的時代裡,這支被戲稱為「雞尾酒」的「三族共和」球隊,近藤教練以「只挑人才、不挑人種」的思維,更是具打破種族與階級藩籬的遠見。
這個故事,是大約2005年魏德聖在籌拍《賽德克.巴萊》翻找台灣史料時,無意中看到嘉農(日語發音KANO)棒球隊的故事,顛覆了一直以來以為台灣棒球起源是「紅葉少棒」的認知;原來,比紅葉少棒更早30多年前,台灣的棒球已是揚名日本。
他去拜訪《典藏台灣棒球史──嘉農棒球》一書作者──嘉農校友會總會長蔡武璋,「當時《海角七號》還沒拍出來,我根本不知道這個人是誰,但在他的感染下,我相信我們的故事可以被拍成電影,讓國人重新認識嘉農光榮的那一段歷史。」辛苦搜集嘉農資料十多年的蔡武璋說,當年念嘉農的人都知道這段故事,但外界卻毫無所悉,他不甘歷史被埋沒,常趁著嘉農日本校友會聚會之便,走訪當年校友,寫成了這段棒球歷史。
蔡武璋的辦公室裡,滿滿都是他蒐集的資料,他驕傲的穿著KANO棒球服應付各方採訪,他十分開心電影上映引發熱潮,但其實他等這一刻等了9年!原來,魏德聖忙著拍他前兩部電影,直到《賽德克.巴萊》完成後,魏德聖才回頭編寫這段棒球故事,而且交由從未拍過電影的馬志翔導演,讓人跌破眼鏡。
蔡武璋引介了當時還在世的蘇正生(當年嘉農的二棒中外野手),那時蘇老先生告訴魏德聖,當年嘉農棒球隊的訓練,完全沒有族群的問題,大家一心只想為台灣取得棒球上的榮譽,這更感動了魏德聖,堅定他要拍成電影的夢想。
魏德聖原本想要在拍完前一部大片之後,拍一部「小片」喘口氣,沒想到被《賽德克.巴萊》鍛鍊出來的團隊,到了這部棒球電影卻一樣對「真實細節」龜毛,也把原先只打算花1億多、2億元的預算,拉升到3億3000萬元。(本文節錄自446期財訊雙週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