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詹仁雄開砲「考量啥呢」 金鐘評審主委李景白揭內幕:沒有人是外行

記者蔡宜芳/綜合報導

製作人李景白此次擔任第58屆金鐘獎節目類評審總召,他於22日在社群分享擔任評審的心情,沒想到卻引來詹仁雄質疑評判標準。對此,李景白23日再發長文,強調自己沒有針對任何人,也進一步說明評分過程,表示「沒有人是外行」。

▲▼被詹仁雄開砲「考量啥呢」 金鐘評審主委李景白揭內幕。(圖/資料照/記者黃克翔、周宸亘攝)

▲李景白23日再回應詹仁雄質疑的評分標準。(圖/資料照/記者黃克翔、周宸亘攝)

李景白23日在貼文中指出,「節目類金鐘獎」是泛指戲劇以外的所有節目,這其中包括攝影、燈光、聲音、創意、執行、主持、剪輯、娛樂效果等多個面向,這些不同的節目類型和工作組成有各自獨特的執行方式和工作份量配比,「所以當把這些不同類型的節目,全都放在一起評選的時候,我們無法單從某一角度去做評選,而是要把剛剛說的攝影、燈光、聲音、創意、執行、流程、主持、演出、剪輯、娛樂效果等等全部放在一起,看看最後這些東西的加總呈現出來的結果,我比較喜歡哪一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景白表示,因為這些不同類型的節目都有報名資格,所以評審不能僅從某一個角度去做評選,而應「把所有元素加總起來看」,這也造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每位評審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專業取向,對於各項目的評分比重有所不同。但正因評審各有不同的關點,因此大家互相分享時,也能提供每一個人更多的思考方向,「所以若說評審沒有資格不專業,其實是很不公平的說法,大家各有專職,沒有人是外行。」

▲▼金鐘獎綜藝節目獎-最強綜藝秀。(圖/記者周宸亘攝)

▲第58屆金鐘獎綜藝節目獎由《最強綜藝秀》獲得。(圖/記者周宸亘攝)

李景白提到,每個節目的成分都不同,也不是拿到技術獎項,就該拿到節目獎,「例如如果燈光打得好就該大加分,那外景遊戲節目直接可以棄賽、不必來角逐綜藝;如果攝影與聲音才是王,那談話綜藝跟本不用報名。」他認為,這種依據依據主觀認定的辯證,從來就不會有明確的對錯,「硬要分對錯,就必須制定方式從陳述、交相質問去提出觀點,並由公正第三方裁量,不是在網路上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

最後,李景白強調自己分享心得並非是要論對錯,只是希望大家能更理解評審的工作,進而尊重評審,「沒得獎當然有權利不開心,換成我也是一樣,但真的無須把評審當成箭靶,觀點不同,不代表就是錯誤、是外行、是不懂。我們可以透過論證讓觀點更清晰讓這個產業更好,但前提是先不要主觀認定對錯,也不要想分對錯,更不要用否定對方的方式討論。」

【李景白全文】

看到貼文被引用報導
其實還蠻高興的
高興的是透過報導能讓更多人看到節目類金鐘獎
讓更多人知道這個產業的人其實很重視這個獎
然後透過論證可以讓觀點更加清晰
所以就來再發一篇
但發文目的不是引戰
純粹闡述觀點

一開始要先說明幾件事
首先金鐘獎已經結束
我不再是總召
目前單純就是個製作人AKA水下攝影師
我發表的看法既不代表金鐘獎也不代表其他任何人
單純只是我自己
其次我的發文並未針對任何人
我所謂的貶低他人的說法單純就是我個人不喜歡用你錯我對的方式談事情
先踩別人再來討論事情不是我喜歡的方式
絕對沒有針對任何人

當我們談節目類金鐘獎的時候
其實講的就是非戲劇類
泛指戲劇以外的所有節目
可想而知這類節目包山包海無所不括
但無論節目類型如何複雜
非戲劇節目的工作或是呈現出來的總成
可以被簡單分成 攝影、燈光、聲音、創意、執行、流程、主持、演出、剪輯、娛樂效果等等
以上只是簡單的區分
如果要更認真還可以再增加
如果要更更更認真
每一個項目也可以再切分
這些我們就不再詳述
每一個節目
在這些工作組成上各自有不同的組合
不同的執行方式
以及不同的工作份量配比
例如外景跟棚內在攝影、燈光、聲音上的執行方式就截然不同
談話綜藝跟歌唱綜藝就主持人表現方式與比重也不一樣

我們以綜藝節目為範例
金鐘獎在報名公告裡
對於綜藝節目獎的定義是
- 以音樂(含音樂競賽節目)、歌舞(含歌舞競賽節目)、才藝表演、短劇、遊戲、競賽等元素為內容之節目。
從上面的定義可以知道
金鐘獎定義的綜藝節目包含音樂、表演、遊戲與競賽
這些不同類型的節目都算是綜藝節目都有報名資格
而這些節目也包含了棚內與外景
所以當把這些不同類型的節目全都放在一起評選的時候
我們無法單從某一角度去做評選
而是要把剛剛說的攝影、燈光、聲音、創意、執行、流程、主持、演出、剪輯、娛樂效果等等
全部放在一起看
看最後這些東西的加總呈現出來的結果我比較喜歡哪一個

於是這就產生一個問題
以上這些元素每個人所在意的項目與比重各不相同
而在意的項目與比重不同將導致喜歡的節目也會不同
而這跟本身的專業取向有很大的關聯
例如我是製作出身所以我更重視創新、執行、節目流程與演出
但是對導播出身的人來說
可能更重視攝影、燈光、聲音、娛樂效果
不是說其他我們都不重視
而是相對比較重視哪一些
但報名的節目在每一個項目都各有所長
所以我們無法只就某幾項決定結果
必須把所有元素加總起來看
其實技術類也有類似的問題
例如剪輯實境、行腳、紀錄等等不同類型所面對的困難都不一樣
光是剪接比就差很多
但剪接比就決定難度嗎?
也不是
多機錄製給剪接師豐富的畫面可以剪輯
單機錄製畫面相對貧乏
是把單機拍的畫面剪得精彩比較難所以值得鼓勵
還是把多機畫面剪得精彩比較難因此應該得獎?
這個各有觀點無關對錯
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以成品的視覺呈現評選比較合宜

回到上述
正是因為每個人本於成長背景的不同
對節目各分項的看法與配比也不同
所以綜藝節目獎項裡
評審有導播
對他們來說可能更重視畫面
我說可能不是說他們一定是
有主持人
他們可能更重視主持表現與來賓演出以及流程掌控
評審也包含製作人像是我自己
可能更重視創新
評審組成兼容並蓄各種觀點
然後大家依據自己的觀點互相陳述
也因為有不同的觀點
提供每一位評審更多的思考
最後再依據這些不同觀點下的討論來決定你要支持誰
所以若說評審沒有資格不專業
其實是很不公平的說法
大家各有專職
沒有人是外行

也所以
拿到燈光獎、攝影獎、剪輯獎、導播獎等等技術獎項
不代表就該拿到節目獎
因為以節目獎來說
節目的總體並不止有這些
而且每個節目的成分都不同
例如如果燈光打得好就該大加分
那外景遊戲節目直接可以棄賽不必來角逐綜藝
如果攝影與聲音才是王
那談話綜藝跟本不用報名
無論是那一種角度的說法都有另外一個相對角度出現
也所以我會說
是以節目的整體來看
是結合所有的元素來決定
而且這些元素之間的比重每一個人都不一樣
每個人心裡的那把尺的單位與刻度都不同

其實這種依據主觀認定的辯證
從來不會有明確的對錯
硬要分對錯
就必須制定方式從陳述、交相質問去提出觀點
並由公正第三方裁量
不是在網路上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
所以論對錯不是我的重點
我只是希望大家能更理解評審的工作
進而尊重評審
沒得獎當然有權利不開心
換成我也是一樣
但真的無須把評審當成箭靶
觀點不同不代表就是錯誤是外行是不懂
我們可以透過論證讓觀點更清晰讓這個產業更好
但前提是先不要主觀認定對錯
也不要想分對錯
更不要用否定對方的方式討論

ps.
來下個水冷靜一下
照片是未被小犬颱風破壞之前的八代灣沈船
藉此工商服務請大家支持「沈睡的水下巨人」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