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做一張專輯這麼難! 幕後過程大公開..陳子鴻揭辛苦點滴

記者盧薇淩/專訪

金曲獎每年6月舉行,是幕前、幕後所有音樂人一大盛事,頒獎典禮上,揭獎人撕開手上密封的信封,音樂界「大考」終於放榜,才一切塵埃落定。但在此之前,不少人用三五年時間,才做出一張專輯,他們通常用「生產」這動詞,因為每張作品都是懷胎幾十個月才誕生的孩子,只是鮮少人注意到背後這些心酸血淚、辛苦點滴。

►點我看更多「第30屆金曲獎」相關新聞

▲▼音樂人陳子鴻             。(圖/喜歡音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子鴻分享音樂製作過程。(圖/喜歡音樂)

陳子鴻建中、政大社會系、政大EMBA碩士畢業,是演藝圈內眾多天王后幕後推手,舉凡江蕙、張惠妹、李玟、許如芸、戴佩妮、蕭亞軒、劉德華、張學友等樂壇歌手都與他合作過。許多圈內音樂人受他真傳,年已54歲的他仍不斷進修,公司喜歡音樂目前正在培訓男女團,也有個人之姿的solo歌手,至今仍在大學教書,傳承音樂想法。

去年擔任金曲獎評審團主席,今年卸下評審任務,這次《ETtoday星光雲》沒請他分析預測入圍者,而是請他聊聊製作一張專輯的過程。從歌手決定要發片,經過A&R(artist and repertoire)、收歌、填詞、編曲、混音、企劃、設計、包裝到最後做出專輯,接著發稿、開記者會、跑通告宣傳,幕後到幕前一連串,並非一己之力能完成,背後是不斷地討論、砍掉重練,甚至疲憊、沮喪。

▲▼喜歡音樂創辦人陳子鴻專訪。(圖/記者林敬旻攝)

▲陳子鴻曾替許多天王后打造歌曲。(圖/記者林敬旻攝)

哪個環節最重要?陳子鴻說:「每個環節都重要,但我覺得最關鍵是A&R,判斷藝人的特色及發展性,預測及定位藝人的風格、整體走向。」他將A&R比喻成廚師挑選食材,如何從滿桌的精選原料中,找到最適合下鍋的材料,並將其烹調成一道道美味又難忘的美食,「不是只有寫寫歌、錄個歌而已這麼簡單!」

如同其下參賽過《聲林之王》的新人歌手許莉潔,嗓音獨特有磁性,當製作部收歌前,就需先A&R定位出一個適合她風格,也定調曲風範圍,可以是輕快、抒情、R&B或搖滾,但不能與A&R的風格相差太多,因此整張作品才有完整性,代表A&R有著決定性的重要性。

▲▼陳子鴻,獵星計畫 。(圖/喜歡音樂提供)

▲陳子鴻目前正培訓男女團。(圖/喜歡音樂提供)

從定位走向後陸續收歌,從海量的Demo中精選10首歌曲,再開始進行配唱、錄音。即便實力堅強、在大小選秀比賽中打敗許多高手,奇妙的是不少新人進了錄音室,彷彿震撼教育的開始,在此黑暗神秘的空間中只有自己,透明玻璃外的副控室,每個音、每個咬字放大得一清二楚,一句詞、一個音被製作人要求重唱是家常便飯,錄音花上幾個小時,時常從黑夜到天亮。

陳子鴻笑說:「不知為什麼,很多新人第一天來錄音都會說自己感冒,喉嚨不舒服、狀態不好。會有一段磨合期,他們通常會開始懷疑自己,『我是不是不會唱歌?』」近期剛從《聲林之王》拿到季軍出道的新人歌手許莉潔,首次錄音因太受挫爆淚,回首過往,許多唱將級歌手剛出道時也常淚灑錄音室,面對製作人的嚴苛、對自己的要求,常在沮喪、重振勇氣歷程中不停反覆,才磨出一首動人歌曲。

常在錄音室開罵嗎?陳子鴻表示,錄不好罵人沒用,只增添歌手心理壓力,無法放鬆、更唱不好。踩到「地雷」暴怒的反而是工作態度,「唱不好我不會生氣,而是你沒有比我認真,沒有在來之前把歌練好,你有沒有想過這句該怎麼唱、音要拉幾拍,歌詞是什麼意思?」要配唱的歌手及歌曲不少,錄音前他總會準備好每首歌的樂譜,歌手一唱錯馬上發現,音準、唱腔、口氣、情感,進錄音室就是一大考驗,「通常他們都以為把歌練好了,但進錄音室才發現,還差得遠呢。」

▲▼喜歡音樂創辦人陳子鴻專訪。(圖/記者林敬旻攝)

▲陳子鴻透露,不少新人歌手進錄音室非常衝擊。(圖/記者林敬旻攝)

「為什麼要簽你?看上你什麼?」從著手籌備專輯開始,需時刻抓住這些問題不放,找到符合市場需求的藝人可遇不可求,「看藝人是綜合分析,也會和公司同事開會問大家意見,每個歌手定位不一樣,需要有製作人挖掘潛力。」歌手也需常常反問自己,被看中的特質為何?為什麼被喜歡?牢記自己的優勢,把優勢及長處適當運用,不能一成不變,但也要有符合市場需求的作品,「對很多消費者來說,聽的就是好聽、順耳,不要假會,其實很多千古流傳的歌都很簡單。」

錄製好歌曲後,還要經過專業的後製,最後交給專業設計師,設計實體專輯的包裝概念,接著找專業攝影師拍攝主視覺,加上美術、繪畫到專輯的材料、內容物巧思等,才產出一張摸得到、有溫度的專輯。最後拿著這張專輯成品,交由宣傳人員發新聞稿、記者會訪問、上節目通告,並在各大電視、電台播送,或是網路、自媒體不停地行銷廣告,才「可能」成為一張,甚至一首能被記得的歌曲。

誕出一張專輯,短則幾個月、長則好幾年,越A咖級歌手對作品更是吹毛求疵、力求完美。和許多歌手合作過,陳子鴻舉林俊傑為例,從他剛出道的青澀,至今已成天王,一路看林俊傑走來,他說:「我是越來越佩服他,從寫歌、唱歌的表演,非常有天份之外,絕對比別人更認真。這是很多成功歌手的特質,越是比別人聰明、有天份,給自己壓力越大。」

▲▼林俊傑青島開唱             。(圖/JFJ PRODUCTION)

▲陳子鴻一路看著林俊傑成長,敬佩他不斷超越自己。(圖/JFJ PRODUCTION)

一首雋永的好歌,並非短時間一蹴可幾,更非一段1小時的訪談能說盡,在充滿專業又思慮精細的過程中,問起哪個環節時常歷時最久?陳子鴻笑說:「運氣好什麼都快!很快收到適合的歌,錄音、製作都很快;運氣不好時,有時做到中段砍掉重練或大轉彎,這些都有可能!」

然而如今網路串流的時代,歌手與公司常討論,是否還要發行實體專輯?畢竟聽眾及粉絲收聽歌曲,已習慣在網路平台收聽,月繳一個固定費用,方便又選擇多元,從諸多數據來看,數位收聽歌曲已佔收聽習慣大多數,實體專輯轉為收藏價值。而這些實際面的考量,就連蔡依林,已是銷量保證的天后級人物也曾有推出實體專輯的疑慮,不過無論最後呈現在饕客面前的美食樣貌為何,下肚後能回甘再吮指回味的基本,仍是有故事的歌詞、動人的旋律。

▲▼喜歡音樂創辦人陳子鴻專訪。(圖/記者林敬旻攝)

▲▼陳子鴻創立喜歡音樂,挖掘出戴佩妮等歌手潛力。(圖/JFJ PRODUCTION)

▲▼喜歡音樂尾牙,戴佩妮、豆花妹、陳子鴻、             。(圖/喜歡音樂)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