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慘敗 龍應台:誰說金馬獎一定要給台灣?

影劇中心/綜合報導

第49屆金馬獎落幕,本屆國片僅得4獎,還好桂綸鎂靠著《女朋友。男朋友》拿下影后,至少替台灣留住一個大獎,25日有媒體以「史上最慘」來形容國片的表現,立委管碧玲甚至說,金馬讓台灣電影迷失自我,應該停辦。文化部長龍應台25日回應,金馬已是全華文世界最崇高的電影獎,誰說一定是要台灣人得獎?

第49屆金馬獎落幕,台灣電影得獎狀況不如預期,現場頒出23座金馬獎項,台灣僅獲4獎,其中「終身成就獎」的得主石雋早已確定。「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得主為黃裕翔,但這個獎只限台灣電影人。「最佳新導演獎」入圍的都是台灣導演,最後由張榮吉拿下。全場只有新科影后桂綸鎂,擠下大陸香港韓國的競爭對手奪獎(左圖/攝影組)

管碧玲表示,成立金馬獎是為了鼓勵台灣電影產業,但現在的金馬「只會讓台灣電影業失去自我」,若真想鼓勵台灣電影業,就應停辦金馬,成立新的影展。龍應台回應,金馬獎已是屬於全華文世界最崇高的電影獎,應用更寬闊的態度看待,何況電影是十年磨一劍。

龍應台表示,「競賽一定有輸有贏,誰說一定是要台灣人得獎?諾貝爾獎不一定頒給瑞典人,威尼斯獎不一定頒給義大利人」,而且金馬獎已是全華文世界最崇高的電影獎項,得獎殊榮遠超過其他華文圈電影獎項。她認為,台灣人應該用更寬闊的態度,肯定金馬獎半世紀來好不容易累積的公信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龍應台(右圖/東森新聞)說,這次台灣電影入圍的項目其實非常多,而且陸片、港片競爭對手都非常強,要評斷台灣電影的表現,不能單看一次成績,更何況「入圍就是得獎」,她完全不覺得,台灣在49屆金馬獎「慘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