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蕎綺/綜合報導
公投日將至,歌手郭蘅祈(郭子)日前才出席「為愛返家—搭上幸福特快車」音樂會力挺,在公投日前一天,他透過臉書說起自己小學時,遭到同學霸凌的陰影一直揮散不去,終於等到30幾歲那一年開同學會,他到現場質問所有人:「還記不記得你們把我逼到牆角,要脫我褲子?」結果同學的反應出乎他意料。
▲郭蘅祈小學時曾被同學圍到牆角逼脫褲。(圖/翻攝自郭蘅祈臉書)
郭蘅祈小學三年級時,曾被全班男同學圍堵到角落,要他當場脫褲子「證明是男的」,在快要被動手脫褲時,他衝出教室並跑回家,哭著跟媽媽說這件事,沒想到媽媽也不知道怎麼處理,只跟他講:「一定你做錯了什麼,要不然大家為什麼要這樣對你?」
自此之後,郭蘅祈開始學會「演戲」,一進校門就開始演一個不是自己的人,「雖然還是演不好,但至少欺負訕笑的男同學少一點」,結果國中又開始面對新一輪的考驗,「當一個『娘娘腔』的字眼跑出來的時候,我就會全身冒冷汗,我知道那個『不好的我』又露餡了。」
▲郭蘅祈出席同學會只為了質問當初欺負他的同學「還記不記得?」(示意圖/記者洪巧藍攝)
國高中時期被訕笑的陰影,在郭蘅祈心中揮之不去,直到某一天,他已經30多歲,有小學同窗找他回去開同學會,大家看到他態度自然,還驕傲班上出了個名人,但他會出席其實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質問所有人:「還記不記得你們把我逼到牆角要脫我褲子?」
▲郭蘅祈的老同學完全忘記曾逼他脫褲子。(圖/翻攝自郭蘅祈臉書)
郭蘅祈以為他的問題會讓現場陷入靜默,「我等著大家懺悔的眼神,或是尷尬的笑,但是完全沒有!……沒有人記得有這件事!」所有人對他的記憶都是好的,功課好又會彈琴唱歌,老師也很疼愛他,原來一直以來,都只有他自己背負著這樣的疼痛和傷害,「沒有人告訴我,我是『好的』。」
「我只是比葉永鋕幸運,活至今日。」選擇將自己的往事說出,是希望以後的社會能更早懂得尊重和包容,「未來,我將無懼地面對這個世界,開心做那個『不好的自己』。」
【郭蘅祈臉書全文】
公投前一天,我還能說什麼?還能再幫什麼?那就說說自己吧。
小學三年級,全班男同學下課時,把我圍在角落,要我當場脫褲子,證明我是男的。當他們正要動手的時候,我衝出教室,哭著跑回家。回到家哭著跟媽媽說,媽媽嚇到不知怎麼處理,只說了:一定你做錯了什麼,要不然大家為什麼要這樣對你?
我突然不哭了.....
忘了我怎麼畢業的,小學發生什麼事,我沒什麼印象了,我只知道我一進校門就要演另一個人,雖然還是演不好,但至少欺負訕笑的男同學少一點(也許沒有用,但我自己覺得只有這個方法自己可以生存的下來)。
上了國中,除了要應對各種輕蔑的外號,特別有一個男同學每天下課就是要『教訓』我,一直到事情鬧到老師請我媽媽來學校(我其實不知道為什麼要請我媽媽來學校),媽媽也來了,他直接對著那位班上最流氓樣的同學說:『你不要小看我們家蘅祈,他要打人不會打輸你!』
我當時糗到很想當場昏倒....
忘了我怎麼畢業的,我只記得我每天要藏好自己好辛苦,我依然一進校門自然演成另一個人,可是怎麼演都會有的穿幫的時候,當一個『娘娘腔』的字眼跑出來的時候,我就會全身冒冷汗,我知道那個『不好的我』又露餡了。
是的,不好的我。
我整個成長過程,一直在應付那個不好的我,帶著所有恐慌留下的陰影,一直到有一天...我三十幾歲時,有人找到我,要開小學同學會。
我去了,大家也都變大人了,大夥兒有說有笑,說我在電視上唱歌,居然我們班有名人耶!但我其實去這個同學會,我只有一個目的,我只想問一件事,還記不記得你們把我逼到牆角要脫我褲子?
我說完,我以為應該是一片靜默,我等著大家懺悔的眼神,或是尷尬的笑,但是完全沒有!
沒有人記得有這件事!
他們只有印象老師很疼我,我功課很好,很會唱歌、彈琴,好優秀啊!
從他們的反應,我知道他們真的沒有這個印象了,而且覺得我優秀也是真的。
所以這麼多年來,是我緊抓的小學的那個我,讓他一直哭泣流淚,是我想掩藏國中的我,讓他躲在最灰暗的角落,不被發現,一路背起一個一個受傷的我,壓得自己喘不過氣...
但沒有人告訴我,我是『好的』。
原來我是好的,我早該跟我的童年說再見,早該跟那個年少青春的我說再見,但我卻緊抓著這樣的傷痛不放過他們,跟著我一直到現在。
說這麼一長串自己的成長,只是希望各位親愛的家長知道,當你的小孩被霸凌,如果沒有人出來說他沒有錯,你會永遠不知道他被霸凌,因為他不會告訴你,也不敢告訴你。
而我只是比葉永鋕幸運,活至今日,所以我知道我要好好活著,並幫助更多社會躲在角落無助的生命。
人過半百,也無所圖了,只希望下一代能真正活得健康快樂,社會能更早懂得尊重、包容....
所以,再見了!我的童年,我的年少,你其實真的好棒!好值得驕傲!
.......於是我放手了!
未來,我將無懼地面對這個世界,開心做那個『不好的自己』。
(希望這個故事能分享到同溫層之外,讓他們想想自己的小孩。)
#101112不同意
#1415同意
#放開手還自由
#愛相同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