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眉/《薩利機長》沒有湯姆漢克斯就不成立的奇蹟

▲《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圖/翻攝自網路)

文/八字眉踏克

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近幾年執導多部真實故事改編電影,《美國狙擊手》、《胡佛傳》、《打不倒的勇者》等;湯姆漢克斯(Tom Hanks)近來也演真實人物演上癮,包括《間諜橋》、《怒海劫》,這2位金獎常客首次在《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合作,就擦出驚人火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克林伊斯威特獲得2座奧斯卡最佳導演,湯姆漢克斯則是2屆奧斯卡影帝。(圖/翻攝自網路)

《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改編自2010年的傳記《Highest Duty》,不斷強調2009年全美航班1549號班機因為鳥擊,導致引擎完全失效,迫降至哈德遜河間的這208秒,不透過順序法,反而使用精準剪接、穿插表達此事件的各個角度,包括正副駕駛、乘客、渡輪船長、行控中心等,逐漸還原事件發生的經過。

▲2009年全美航班1549號班機迫降在哈德遜河。(圖/翻攝自網路)

電影一開始就把薩利塑造成英雄人物,卻被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指出左側引擎轉動慢車,仍可以把飛機開回機場,為何要讓飛機冒險迫降哈德遜河面,開始對自己產生質疑,甚至透過幻想和惡夢表達他內心不斷攀升的不安,一句「過去40年我載過百萬個乘客,但最後人們卻要用這208秒來論斷我一生的功過」,更是道盡悲哀,尤其又透過看似不重要的支線告訴你薩利私底下經營的事業遇到瓶頸,可能因此為了事業和名聲賭上乘客和機組員的性命,導致觀眾抱持些許懷疑態度「該不會真的是他的錯吧」,最後證明我們都被導演和編劇玩弄了!

▲湯姆漢克斯精準詮釋薩利機長(右圖)。(圖/翻攝自網路)

覺得比較可惜的是,薩利和妻子的對手戲從頭到尾都只有透過電話,如果發揮得宜肯定會加分,可惜不太能夠讓我進入狀況,像是最後妻子哭說「我到現在才驚覺你是機上那155人之一」,應該是情緒高點,卻沒太大感覺,擔心害怕的情緒僅僅表現在畫面,沒有衝出銀幕的感覺(是怎樣……),可能是要強化薩利和乘客間的連結,而將他和家人間的感情形塑地較淡。

▲Laura Linney飾演薩利的妻子。(圖/翻攝自網路)

本片雖然不是克林伊斯威特最好的作品,但節奏掌握得宜,一塊塊的拼圖拼起來後,薩利發現了關鍵,也就是「時間點」,因此在最後的會議上提出質疑,一切的模擬、數據都是事發後的檢討,把人性抽離了駕駛艙,操作的人知道發生什麼事,可是2個引擎都失效的狀態下,誰能夠在短短的208秒內做出適當的反應(後來操作員減掉35秒反應時間),這個時間點不只影響155個人的存活,也成為他人生的關鍵點,如他剛開始所說的「想找回自己」,或許這也是中間不斷插入他學習開飛機、從軍等畫面的原因,不只是「在空中的生活比較簡單」,更暗示他過去單純喜歡飛行的心態。

▲薩利帶領副駕駛傑夫讓飛機平安落在河面上。(圖/翻攝自網路)

最該提的部分絕對是湯姆漢克斯的演技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完全撐起整部片,講得誇張一點,如果沒有他本片可能會黯然失色,即使沒有太大的情緒反應,仍將薩利沉穩內斂、隱藏情緒的個性完美呈現,一場在醫院得知155人全都平安時的場景,他的臉部肌肉和眼神從緊繃到放鬆,如釋重負的心情不透過對話、放大的動作和表情傳達,依然感動到讓我起雞皮疙瘩。

如果你期待本片是部墜機的災難片,請你打破這個想像,因為預告和歷史早就告訴你「全員生還」的訊息,但是導演和編劇仍傳達出208秒的危急和掙扎,仍是將這3分多鐘放大成96分鐘的敘事,捨棄誇張逃難、過多的煽情和催淚劇情,反倒以樸實表現這段「第一次迫降在河面無人喪生」的奇蹟故事。

▲湯姆漢克斯可能以本片入圍下一屆奧斯卡影帝。(圖/翻攝自網路)

●作者八字眉踏克,顧名思義有極為嚴重的八字眉,沒有電影和音樂會死掉,為《ETtoday東森新聞雲》娛樂中心新聞編輯。以上言論為個人立場,與公司無關。ET論壇歡迎雲友更多參與,也歡迎網友發表高見,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