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永興/音樂城市的舞台搖籃:Live House

文/袁永興

今年夏天,由中國道略音樂產業研究中心在北京主辦的2015音樂產業論壇,對音樂產業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幾個觀察面向,包括在2014年Live演出市場動能恢復、票房規模達到39億人民幣﹔小型音樂演出加速崛起,戶外音樂節、Live House演出量增加超過20%﹔全中國演出規模的網絡形成、並且整合開啟,光2014年中國有體育場館、劇場、Live House等1706個、當中就有11個省市的演出場館超過了50個。此外大陸個唱歌手的幕後團隊逐漸形成,票房規模未來幾年將持續擴大﹔演唱會、音樂節正在成為時尚生活消費方式之一。而2014年中國Live音樂參與觀眾達到1369萬人次(未來尚有許多高速成長空間)。

台灣在華語流行音樂市場目前的短期優勢是歌曲源頭的創作端,無論音樂風格的開拓到歌曲內容的涉獵都還有新的創意動能,至於樂手表現及錄、混音與製作、到行銷一整串過程,兩岸已經無太大差異。而台北盆地又聚集相當多音樂創作者,無論製作人、歌手、樂手、樂團、詞曲創作者等,交流造訪最多的地方應該就是咖啡館、火鍋店跟Live House。

▲許多藝人都曾在河岸留言演出,星光幫出身的林雨宣8月底便在該場地舉辦音樂會。(圖/翻攝林雨宣臉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只是,台北市的咖啡店跟火鍋店數量實在比Live House多太多,就在最近「海邊的卡夫卡」與「公館河岸留言」即將因為都市更新而告別,瞬時兩間知名的音樂展演空間成爲記憶裡的流逝畫面,不得不讓人再次對台北是否真的是個對音樂演出友善的城市感到疑惑。

姑且先不論我們是否要把台北放在華語流行音樂發展重鎮的光環中來討論,第一,若陸客來台灣可以發展「流行音樂自由行」,台北要面對的:「場地」,勢必要有一定的質量提供。第二,音樂搖籃需要的:「足夠的場地」。人口只有8、90萬的美國德州奧斯丁,每年能舉辦全美最大的「SXSW-南方音樂節」可提供上百個Live house,台北市人口與音樂展演空間的數量顯然不成比例,更何況還有大量的各地觀光客湧入,台北如果是華語流行音樂的首都,那我們給音樂在發展的動能供給上顯然遠不如倫敦或紐約之於西方流行音樂。第三,我們需要維持華語歌曲的高度與引領的角色,就不能輕忽日韓歐美近年來大量的結合影音串流及社群平台的攻勢,如果音樂從職能跟基礎教育的改革需要延伸舞台,在連電視音樂節目都少到等於沒有舞台的環境,音樂展演空間便成了最適合的磨練空間,舉凡張陳綺貞,張惠妹,伍佰⋯⋯都經歷過這段Live House舞台的磨練過程,積累了實力跟粉絲,然後逐步走向萬人小巨蛋甚至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地區,將人民幣或其他外幣賺回來,沒有當年的小舞台,就沒有今天的天團天后天王

遙想地下社會事件到今天,我們對音樂表演的舞台搖籃,有比較照顧了嗎?

●袁永興
資深DJ、樂評人、節目主持人、廣播金鐘獎得主、擔任過9屆金曲獎評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