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3大錯誤退燒法」:家長常做錯!7情況火速送醫 醫揭判斷關鍵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

本土疫情嚴峻,急診量能瀕臨崩潰,兒童若是確診,除非症狀嚴重,否則幾乎都是由家長帶回家照料,但發高燒總讓家長心驚驚。小兒感染科名醫黃瑽寧表示,發燒其實對增加免疫力有幫助,消除病毒的速度也較快,但強調凡事過猶不及,有3種情況的孩子若是發燒,還是得吃退燒藥來防止其他嚴重併發症,也提醒3大錯誤的退燒方式。

對於疫情嚴峻,許多兒童確診後都發高燒,黃瑽寧在YT頻道說明,肛溫大於38度、口溫大於37.5度、腋溫大於37.2度,就算是發燒,也強調「發燒不會燒壞腦袋」,反而因為高溫不利於病毒存活,代表身體正在跟病毒對抗,有助於增強免疫力。

▲黃瑽寧說明兒童退燒。(圖/翻攝自YouTube/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黃瑽寧說明兒童退燒。(圖/翻攝自YouTube/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黃瑽寧也強調,這並非要家長不要讓小孩吃退燒藥或是不可退燒,退燒手段對「先天性心臟病」、「熱痙攣」、「敗血症」的孩子相當重要,如果適時使用退燒藥,可以避免產生較嚴重的併發症,但若是一般正常的孩子發燒,活動力和食慾都還OK,就可以不用退燒,「讓他溫度在那個39度上下對抗病毒,抵抗力就會比較好。」

▲黃瑽寧說明兒童退燒。(圖/翻攝自YouTube/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黃瑽寧說明兒童退燒。(圖/翻攝自YouTube/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若是孩子因為發燒面色發白,身體極度不適又睡不著,黃瑽寧說明,適度給予退燒藥有2個好處,一是「退燒後觀察活動力判別嚴重程度」,二是「可以好好睡一覺補充體力」,他提醒,如果退燒後活動力仍不佳,可能病情會有變化,要趕快送醫,「適當使用退燒是OK,過度的使用退燒就有可能會影響孩子對抗細菌或病毒的能力。」

▲黃瑽寧說明兒童退燒。(圖/翻攝自YouTube/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黃瑽寧說明兒童退燒。(圖/翻攝自YouTube/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對於發燒的眾多迷思,黃瑽寧澄清,發燒不會燒壞腦袋,一些父母會使用物理性退燒,實際上只是讓孩子舒服,無法有效退燒,只有藥物可以真正退燒。也提醒3大錯誤的退燒方式:「用酒精擦身體」、「穿厚衣物逼汗」、「使用冰枕(水枕較佳)」,他解釋,人類體溫標準37度,發燒時腦內的下視丘會下令讓體溫升至39度對抗病毒,此時需要「發抖」來產熱,若是大人用冰枕或是酒精等方式試圖強迫降溫,反而身體會為了產生熱能抖得更加厲害,讓孩子更加不舒服。

▲黃瑽寧提醒兒童發燒注意事項。(圖/翻攝自YouTube/黃瑽寧愛+好醫生)

▲黃瑽寧提醒兒童發燒注意事項。(圖/翻攝自YouTube/黃瑽寧愛+好醫生)

至於如何判斷發燒孩子需要送醫的時間點,黃瑽寧也說明:「小於6個月」、「高燒超過40度」、「24小時後仍在發燒,同時未併發腸胃或感冒症狀」、「發燒超過48小時」、「退燒仍精神不佳」、「意識不清」、「抽搐」,這7種情況就需要立刻送醫。

▲黃瑽寧提醒兒童發燒注意事項。(圖/翻攝自YouTube/黃瑽寧愛+好醫生)

▲黃瑽寧提醒兒童發燒注意事項。(圖/翻攝自YouTube/黃瑽寧愛+好醫生)

此外,台灣兒童醫學會日前訂出兒童染疫送醫指引,首先是6大症狀警訊,建議應該進一步視訊診療,評估是否須要進一步醫療或者送醫:

一、 年齡較小有症狀,建議訂小於1歲以下小朋友,需要多加觀察。
二、 發燒超過48小時以上,或是持續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冷顫等情形。
三、活動力狀況,退燒以後持續活動力不佳。
四、持續嘔吐,可能與腦炎、影響中樞有關。
五、食慾下降,超過12小時以上沒辦法吃或解尿。
六、退燒以後仍然呼吸急促、胸悶胸痛,要X光片要確認是否肺炎。

除了前述狀況,台灣兒科醫學會另也彙整必須打給119緊急就醫6大症狀,擔心可能出現重症情況:

一、抽搐、抽筋
二、意識不佳、叫不醒、昏迷,或有意識障礙
三、呼吸困難或明顯胸部凹陷,也就是費力呼吸,已經比呼吸急促更厲害
四、嘴唇發白、發紫
五、若家中有血氧機可測血氧飽和度發現低於94%
六、肢體冰冷加上皮膚斑駁、冒冷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