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
吳宗憲日前在《綜藝大熱門》脫口「憂鬱症是因為不知足」一事,引來立委王婉諭提醒他發言要更自律,他12日晚間開直播澄清,但其實更早之前已經在對方的該則貼文下留言,他也進一步說明該集影片在YouTube下架的真正原因。
▲吳宗憲因脫口「憂鬱症是因為不知足」引發爭議。(圖/翻攝自Facebook/吳宗憲)
吳宗憲否認該集影片是「被下架」,而是因為《綜藝大熱門》的製作人不願引起太大波瀾而自行下架的,「妳如果已經看過內容的話,怎麼可能就看著媒體上面給的不知足的這一個標語來下斷論呢?」
▲▼吳宗憲現身王婉諭臉書。(圖/翻攝自Facebook/王婉諭)
此外,吳宗憲也向王婉諭喊話,假如對方有看完整集內容的話,他相信大家會有不一樣的看法,「我清清楚楚是在鼓勵憂鬱症的朋友,應該要多想想自己所擁有的,而不是不斷悲傷於自己所失去的…。」
對此,王婉諭13日半夜也在臉書回應了,「我是個講究事實的人,因此發文之前,我已在YouTube上看完您於節目的發言…甚至剛剛您的直播,我也有看。」她認為所謂的正面鼓勵固然是好事,但她建議保有善意即可,「並不需要給這樣一個錯誤的評論,也抹去了您的初衷。」
▲王婉諭。(圖/時代力量提供)
王婉諭以自身經歷表示,發生小燈泡事件的初期,憂鬱的情緒就是會不時地席捲而來,「我一直都是個相當樂觀的人,也是一直都很珍惜也知足生命中的一切,過去我從不曾遇過,也不曾想過我會憂鬱。」由於她曾遇過朋友因憂鬱症而離世,因此希望大家能有正確的知識來幫助這些人,「若您身為綜藝一哥,這樣的文字恐有讓更多人誤以為是自己個性所導致,缺乏病識感,而延誤了接受協助的可能。」
王婉諭臉書全文:
針對稍早憲哥特地到我上篇貼文留言,並且在直播中,點名我應該看完整個節目他的發言,再來回應,這邊我有一些話想說:
我是個講究事實的人,因此發文之前,我已在YouTube上看完您於節目的發言,不論是我們截出的這段話,或是之後您說,要珍惜擁有、失足說,我都有看。
甚至剛剛您的直播,我也有看。
我還是想就這件事向您表達我的想法。
1、「所有憂鬱症的患者仔細聽著,憂鬱症的原因,聽好囉!都是因為這三個字,不知足!」
這是依節目中發言逐字打出,您的直播說得很好:「我又不是醫生」,是的!正是我們不是醫生,所以「憂鬱症的原因,都是因為這三個字:不知足」就是不該給出的結論。
這句話就我的理解,目前沒有足夠的醫學研究,能這樣肯定的指出。造成憂鬱症的原因有很多,並不「都是因為不知足」,因此這樣的說法是錯的。
鼓勵大家積極正面、安慰是好的,我會誠心的建議,就保有善意就好,並不需要給這樣一個錯誤的評論,也抹去了您的初衷。
2、關於憂鬱症,不知道您是否曾受其擾?或是真正了解過?
相關的醫生文章或是書籍其實都不少,您所說的要珍惜擁有的、要知足的人生觀,我相當贊同,但不應這樣套用在憂鬱症者上。
以我自身經歷來說,我一直都是個相當樂觀的人,也是一直都很珍惜也知足生命中的一切,過去我從不曾遇過,也不曾想過我會憂鬱。
但孩子離開之後,擁有三個孩子的我,依然珍惜也覺得幸福。我仍感謝小燈泡曾到我的生命之中,給了我不同的勇氣與面對生命的態度。
但事件發生時的初期,憂鬱,就是會不時排山倒海、席捲而來。
很多醫生、專家都曾給出相關的論點,網路上都可以搜尋的到專科醫生的文章,也懇請您就教於專業,一起來認識憂鬱症。
另外,想多說一點的是,人與人的溝通,從「同理」出發會是比較好的,先前有推薦過一本書《愛的語言:非暴力溝通》或是前陣子熱門的薩提爾,即是從這個論點出發。
對於身受憂鬱症之苦的人來說,這些話,很可能不但幫不了他們,拉不住他們,更像是推了一把,而有墜落的可能。
上篇文章的留言也有許多人表達了類似的感受,或是提供了憂鬱症相關的資訊與影片,不妨也能點閱:)
我的生命中就曾有人因憂鬱症而離世,當初我們也是缺乏正確的知識,以為就多鼓勵他、樂觀一點就足夠。但後來慢慢了解之後,才後悔當初不該只是如此。
(這部分在您的直播中已有補充,憂鬱症應尋求協助,謝謝您的說明)
這正是我所擔心的,若您身為綜藝一哥,這樣的文字恐有讓更多人誤以為是自己個性所導致,缺乏病識感,而延誤了接受協助的可能。
因此我們才會呼籲,在發言時或許應該要更自律、審慎,即便是出於關心、出於好意,也不應跳過醫學的專業,不應該直指「憂鬱症的原因,都是因為這三個字:不知足」
最後,我想引用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的文字:「憂鬱症離你我並不遠,需要大家更多的認識與重視」,也把這段話送給您。(https://reurl.cc/qddRVD)
由於您的直播中,點名我應該把文章說明清楚,不知道您覺得文章哪邊不明確?還歡迎指教與討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