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賽與法蘭西的衝擊對撞 格里摩小提琴獨奏會

▲▼   格里摩2019小提琴獨奏。(圖/鵬博藝術提供)

▲ 格里摩2019小提琴獨奏。(圖/鵬博藝術提供)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被視為法國當今最具份量且獨樹一格的小提琴名家—格里摩(David Grimal),2019再次登台,他將帶著1710年製,價值上億的史特拉底瓦里歷史名琴ex-Roederer,與長期合作的亞美尼亞鋼琴家阿斯瑪揚,3月8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10日在台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演出蕭頌、法朗克、拉威爾的小提琴作品。

格里摩目前任教於德國的薩爾布魯根音樂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Saar),他五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後來進入法國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of Paris),師事帕斯庫勒(Regie Pasquier),畢業後更接受赫胥宏(Hirschhorn)、明茲(Mintz)、史坦(Stern)的指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從每一位大師身上都獲益良多,尤其是赫胥宏教導我用『人』的角度演奏巴赫作品,事實上他深深影響了我詮釋音樂的觀點。」格里摩的祖父是古希臘羅馬歷史學者,父親是古埃及學者,家學淵源使得格里摩對文化有濃厚興趣,他曾在著名的巴黎大學政治科學院(École des Sciences Politiques in Paris)研讀進修。

格里摩在2004年創建不設立指揮的「不和諧樂團」(Les Dissonances),他認為,「音樂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事,我希望能有一個樂團,所有團員都能夠平等發聲,表達自己的想法,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所有人都可以是指揮。『一起工作』就是這個樂團的座右銘。」這個近90人的管弦樂團成立不久後即以「沒有指揮而自動導航」的特色聞名於世,不僅演出貝多芬、布拉姆斯的交響曲全集,這兩年更打破世界紀錄,將曲目拓展至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展現爆發力和凝聚力。

「漂亮的音樂曲線已不是我演奏的唯一目的,我更想從音樂中傳遞我的人生經歷與想法。」不同文化的碰撞,是格里摩此次來台演出的主題之一:「安奈斯庫、拉威爾作品裡狂野的吉普賽風格,與蕭頌、法朗克作品裡優雅的法蘭西風格形成強烈對比,而文化與藝術就是在彼此的共存、衝擊與融合之中,發展出新的可能。」
 

演出資訊如下:

3月8日(五)19:30 國家音樂廳

3月10日(日)14:30 台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

曲目

蕭頌:詩曲,作品25

E. Chausson: Poème, Op. 25

安奈斯庫:A小調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羅馬尼亞民俗風格》,作品25

G. Enescu: Violin Sonata No. 3 in A minor "dans le caractère populaire roumain", Op. 25

--中場休息--

拉威爾:吉普賽人

M. Ravel: Tzigane

法朗克:A大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3月8日台北場)

C. Franck: Sonata in A major for Violin and Piano

拉威爾:G大調第2號小提琴奏鳴曲(3月10日台中場)

M. Ravel: Violin Sonata No. 2 in G

鋼琴/阿斯瑪揚Grigor Asmaryan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