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Daiso」明洞蓋8層樓 購物新地標竟不是日本大創

Steve Chung 鍾樂偉 Steve Chung 鍾樂偉

現職中大全球研究課程助理講師,並為韓國翰林大學言論情報學系博士候選人,..

文/鍾樂偉

最近旅遊首爾的大事,再提那條把座落在首爾站附近的行山天橋,改造成新行人天橋的「7017」大路,已不是最火熱的話題。這幾周最叫一眾「哈韓一族」前往首爾期待參觀的地方,剛在明洞地鐵站附近開幕,韓國大型廉價連鎖家品店「Daiso」開設的 8 層高商店,想必是叫韓迷最熱切期待的新購物地標。

▲南韓明洞開了一層8樓的Daiso購物中心。(圖/翻攝自Naver Blog tang9)

▲南韓明洞開了一棟8樓的Daiso購物中心。(圖/翻攝自Naver Blog tang9)

「Daiso」,韓語稱為「다이소」的韓國廉價家居用品商店,對曾經旅遊韓國的朋友來說,它絕對不陌生。中文翻譯成「大創」的「Daiso」,韓國朋友經常把它韓語名字「다이소」,模仿讀成「다있어」,意思是「什麼東西也應有盡有」,這其實也是「Daiso」這家連鎖家品店的市場定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每當走進店內,不論是個人護理、裝飾、文具與小食,以至大型家具也應有齊全。而且,當中有著一半的商品,都是只售 $1000 韓圜,就算是其他貨物,價格都只是在 $3000 至 $5000 韓圜之間,實在對留學生與工作假期的朋友來說,最能夠省錢購買家庭用品的好去處。

不少曾經到日本旅遊的朋友,也發現到「Daiso」不是韓國獨有,日本也有一家取相同「Daiso」名字,同樣以標榜出售平價家具的連鎖店,原來這分別在日韓兩家一樣名字的「Daiso」,也曾經有著一定的商業聯繫。

▲日本的大創跟南韓的不一樣。(圖/CFP)

▲日本的大創跟南韓曾經有關連。(圖/CFP)

早於 1977 年於日本廣島成立的「Daiso」(日語稱為「大創產業株式會社」) ,其業務是以出售廉價商品為主,全店的貨品都只是 $100 日元 (後來再上 $200 至 $500 日元的商品)。本著薄利多銷的原則,日本的「Daiso」透過從中國進口生產的貨物,且免去了中介物流的成本,成功在國內的商場界,打出一片屬於「Daiso」的天地。

那麼,為什麼韓國又會有一家,以日本「Daiso」同樣名稱成立的廉價家品店存在?是否抄襲?其實,原來今天韓國「Daiso」的創店名稱,不是稱為「Daiso」,而是「Asung 產業」,是由一位名叫「朴正夫」的韓國商人在 1992 年創辦。到了 1997 年 5 月,朴正夫再把「Asung 產業」易名為「ASCO Even Plaza」,經營的生意依舊不變,都是出售平價家庭用品為主,而且它們也是全韓國首間以劃一價格商品的商店。

直至 2001 年 9 月,日本的「Daiso」看準了「ASCO Even Plaza」的經營模式,與「Daiso」同出一轍,而且在韓國營業額也不斷增長,連鎖加盟店更不斷從首爾擴充至其他地區城市,決定向「ASCO Even Plaza」以注資的方式合作。因此,獲得了$40 億韓圜日本資金的「ASCO Even Plaza」,按日方合同要求,把原有的店名更改,劃一改為「Daiso」,結果便出現了日韓兩國也有同樣名稱的廉價家品店。

然而,這一次日韓企業合作,只是維持了 10 數年而已。2011 年開始,韓國的「Daiso」因了解到日本的「Daiso 產業」,有支持日韓兩國政府一直針鋒相對、各執一辭的「獨島」立場,本著愛國的原則,韓國「Daiso」決定放棄繼續與日本「Daiso」合作,並在 2014 年開始,不論在旗下的商店不再出售與日本「Daiso」相同出售的產品,連商標上也另作新的設計,也決定與日本「Daiso」劃清界線。

▲南韓的大創也是賣平價商品。(圖/翻攝自南韓Daiso臉書)

▲南韓的大創LOGO跟日本不一樣。(圖/翻攝自南韓Daiso臉書)

獨立經營的韓國「Daiso」,不但未有為它們帶來絲毫營運影響,近年其業務更也繼續蒸蒸日上,不斷擴充。2016 年「Daiso」的全年營業額高達一千億韓圜,而平均一年有超過 1 億 8000 萬人次光顧「Daiso」,專賣店的數量在韓國也增加至 1080 間,單是首爾已有超過 475 間,可見「Daiso」在今時今日的韓國國民生活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但對社長朴正夫而言,「Daiso」的成功,絕不只因為是價格便宜而已,從較早前他接受韓國《朝鮮日報》的專訪中,他也坦然肯定「Daiso」的成功,其實是出於兩大因素:設計與國產。首先,朴正夫承認只出售便宜但質料不足的貨物,根本不足以留著顧客。因而,他相信「Daiso」正就是既平衡價格,也能提供合理的產品設計,定時推出一批新設計的商品,吸引顧客。

而且,他也極力維持店內一半以上的商品,都是由韓國國內生產,給予顧客購買國產貨物的信心,並且可以與不少已轉入中國製產品的大型超市分庭抗禮,維持它們的競爭力。

最近中國內地類似商運模式的「Miniso」(名創優品),也在韓國市場內大展拳腳,家盟店也越開越多,看來這場韓國國內廉價家品企業的商業戰,將會越演越烈。

本文由鍾樂偉【20 年來,韓國 DAISO 的經營哲學】授權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