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自我認同」的查詢結果共 121 筆

文章搜尋

迪士尼自2006年收購皮克斯起,就在奧斯卡最佳動畫片上展開了一段相愛相殺的過程,從2003年的《熊的傳說》、《海底總動員》、2009年《公主與青蛙》、《天外奇蹟》、2012年《無敵破壞王》、《勇敢傳說》一直到2018年的《無敵破壞王:網路大爆走》、《超人特攻隊2》,無不是迪士尼自家工作室與皮克斯動畫工作室之間的角力,而在第91屆奧斯卡頒獎之際,這場迪士尼內戰正持續上演中。

明天就是跨年夜,酸酸們想好要去哪了嗎?這次要推薦的是幾部跨年可以在家看的電影,適合和三五好友吃吃喝喝觀賞!

台灣歌迷再度許願成功,以YouTuber身分開始受到矚目進而踏入歌壇的澳洲小鮮肉美男特洛伊(Troye Sivan)終於要在明年四月來台開唱。自2016年展開的世界巡迴都陰錯陽差地錯過台灣場,讓歌迷大喊:「這次絕不錯過!」摩拳擦掌預備搶票。

澳洲男同志成長電影《親愛的怪物》(Monster Pies)描述兩個高中男生從友情到曖昧的感情萌芽與家庭故事,劇情涉及校園霸凌與恐同家長,再度呈現澳洲電影重視LGBTQ+議題的作品。

金馬獎最佳男主角過去4年得主為陳建斌、馮小剛、范偉、涂們,本屆入圍呈現1位台灣演員,對上4位大陸年輕和硬底子演員的局面,角色從武俠、通俗有寓意的喜劇、小人物的掙扎,到男同志的電影題材都有,能狂放,能內斂,就看評審喜歡哪一種口味。

迪士尼動畫電影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灰姑娘》、《小美人魚》等作品更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不過好萊塢女星綺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卻不讓自己的3歲女兒看這些動畫片,從小就教導孩子關於自我認同的重要性。

《豬》是一部完全顛覆傳統伊朗電影印象的喜劇。

同時身兼BIGBANG隊長和SOLO歌手,對於總是把自己的特色表露無遺的G-DRAGON而言,把歌唱好是基本職責,但製作出能讓大家產生共鳴的歌曲才是最重要的事。不管是歌曲上的創作、服裝上的品味還是音樂上的嶄新,每次都可以神乎其技的把所有藝術性質的東西混在一起達到另一個無與倫比的境界,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他,我會用「無所不能的全能藝術家」形容他。

陳芯宜執導紀錄片《尋找乳房》(Body Talk)日前在台北電影節世界首映時,引發熱烈迴響,粉絲大推:「這是台灣第一次把女人私領域談的這麼深刻、面向這麼廣!」陳芯宜則把功勞給了受訪者,感謝她們大方分享,「每位都帶給我不同震撼!」

同志青春歌舞片《男孩愛最大》(Saturday Church)描述一名14歲黑人男孩夏隆,在父親喪禮過後,面對自我與家人認同的心路掙扎過程。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外媒《Variety》更評:「令人感動的青少年故事,是當《樂來越愛你》遇上《月光下的藍色男孩》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