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國際新導演競賽」的查詢結果共 70 筆

文章搜尋

2020第22屆台北電影節決定停辦原訂6月初舉行的大型戶外放映活動,並取消邀請6月抵台的國際影人及評審,但雙競賽「台北電影獎」與「國際新導演競賽」則持續舉辦,不受影響。觀眾最關心的觀摩影展規模、觀影配套及「台北電影獎」與「國際新導演競賽」頒獎典禮等資訊,則視疫情狀況,並配合政府防疫政策,於5月25日對外公告。

2020第22屆台北電影節雙競賽「台北電影獎」、「國際新導演競賽」自1月15日開始徵件,雙競賽獎金豐厚,更能實質鼓勵創作精神與幕前幕後的電影人。歡迎所有符合資格的影像作品報名角逐,將台北電影節當作首映的第一站,從這裡開始連結觀眾、通往世界。

台北電影節、法國南特三洲影展「國際提案一對一工作坊」12日公布第5屆全新6組提案組合,成為本屆的工作坊成員。南特影展的工作坊統籌Guillaume Mainguet稱許今年報名投件的企劃案整體素質水準高,入選的6部企劃案更是精采多元,而6組入選案的12位學員當中,就有9位女性電影人,3位男性電影人。

以色列旅法導演那達夫拉匹(Nadav Lapid)新片《出走巴黎》(Synonymes)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片中居然有獻給台灣觀眾的彩蛋。原來他曾在2015年受台北電影節之邀來到台灣,回到以色列之後仍念念不忘,因此特別安排台灣女子片中高唱「馬賽曲」一場戲,呼應自己移民法國的心境。

以色列旅法導演那達夫拉匹(Nadav Lapid)曾以第二部電影《吾愛吾詩》,勇奪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最佳影片大獎。一直將台灣視為幸運地的他,原本打算來台參加本屆台北電影節,並宣傳他獲得金熊獎的電影《出走巴黎》(Synonymes)卻因行程喬不定、拖到最後時刻只得作罷。

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得獎名單2日揭曉,德國電影《蘿莉破壞王》奪下最佳影片,而台灣電影《大餓》獲得觀眾票選獎。

台北電影節28日舉行「國際新導演競賽」12部入選影片放映,首部為李亦捷、夏騰宏、陳淑芳、高於夏主演的《野雀之詩》,李亦捷演出該片前曾有一年完全沒戲演,片中飾演酒店小姐的她有感而發:「當演員或許和當酒店小姐沒什麼差,同樣都是被人挑選。」幸好導演施立選上她,讓她再次獲得舞台機會。

2019第21屆台北電影節26日公布雙競賽的評審陣容,「台北電影獎」評審團主席邀請知名監製李烈擔任,「國際新導演競賽」則由沈可尚導演擔任召集人,雙競賽評審還包括柴智屏、林書宇、塗翔文、山下敦弘、萬瑪才旦等國內外重量級影人,將從產業、創作、技術等不同角度,共同選出所有獎項的得主。

勇奪本屆柏林影展最高榮譽金熊獎的電影《出走巴黎》(Synonyms,原譯《同義詞》)當中演技精湛、外型帥氣的男主角湯姆.梅西耶(Tom Mercier),片中表演大獲國際媒體好評,美國《好萊塢報導》(The Hollywood Reporter)更將他美譽形容為「年輕版湯姆哈迪」。

電影《野雀之詩》入圍今年台北電影節5項獎項,包括國際新導演競賽、最佳配樂、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以及最佳女主角雖尚未上映,但已先引起關注,憑藉該片入圍最佳女配角的資深演員陳淑芳在受訪時透露,在拍這部片的1個月當中,全程佝僂著背出演,雖然旁人看了都為她感到辛苦,但她卻一點都不以為意,而且很樂在其中,「這就是我的興趣,也是我一生當中的一個味道。」敬業精神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