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陳坤厚」的查詢結果共 30 筆

文章搜尋

大導演李行今(10日)農曆5月20日適逢90歲大壽,特地抵達台中慶生。眾人好奇生日願望,他說:「希望肺炎早點過去,希望早點恢復日常生活!」全場鼓掌。他以「台灣電影的終身義工」為志,誓言活到幾歲都要為台灣電影打拚,不過一說到遺憾未竟之事,他仍然最掛念的是金馬獎。

侯孝賢執導,鈕承澤、張世、庹宗華、楊麗音等重量級影人主演的經典作品《風櫃來的人》,睽違35年數位修復版重返電影大銀幕!此次光榮重映也推出了全新設計的「經典款海報」視覺,帶領觀眾重溫一段懞懂莽撞的青春紀事。

黃秋生在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當中一句「我們每年都有香港電影」,被認為是打臉成龍先前發表的「香港電影也是中國電影」言論。任達華16日來台受訪表示:「不能解讀,每一個人都有他的言論自由,有不同的電影才是好的電影。」

「我的故事,比我的劇本精彩多了!」菲律賓出生、回到家鄉廈門,再從香港跨海到台灣,獲中國「白玉蘭獎最佳編劇」肯定的70歲著名編劇陳文貴,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下鄉種田,也參與過80年代港片的興盛與中衰。

當年對電影圈印象很差,反正基本上都是男盜女娼,三教九流。沒想到這「四人幫」侯孝賢、陳坤厚、張華坤、許淑真很樸實,發現電影圈也是看書的,變成非常好的朋友。

寫了40年劇本,陳文貴對於台灣影視環境及新進編劇素質深感憂心:「影視該反映社會,台灣影視卻遠離了生活。」直指台灣缺乏如黃春明小說、陳坤厚《小畢的故事》等在社會扎根、呈現社會現狀的好作品。

約訪侯孝賢,結果連袂來了朱天文。訪談中,國際大導演言簡意賅,譬如我們問何以楊德昌要找他拍《青梅竹馬》?「沒有為什麼,兩個認識啊,聊電影很麻吉啊。」一句話就把訪問堵死,往往是朱天文把話攬過來,為我們解圍。這對合作了34年的導演與編劇默契太好,往往一個人開了一個頭,另外一個接下去,似乎連呼吸都一致。

1982年,中影相繼啟用楊德昌、侯孝賢等人合拍《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開創台灣新電影新紀元。當年電影人在彼此的電影相互客串,情義相挺,於是有了你幫我做《風櫃來的人》配樂,我幫你演《青梅竹馬》的佳話。楊德昌拍片的錢燒光了,侯孝賢岳母給他300萬元要他在天母買一個店面,他左手拿到錢,右手就給了楊德昌拍片。

慶祝「金馬50」,金馬執委會籌備超過一年,蒐集眾多華語電影珍貴展物的「金馬50風華展」15日開幕。現場各世代影人齊聚,包括多位金馬得主:張永祥(編劇)、華慧英(攝影)、林良忠(攝影)、陳坤厚(導演、攝影)、賴成英(攝影)、林鴻鐘(攝影)、林文錦(攝影)、洪慶雲(攝影)、石雋(演員)等。

第50屆金馬獎10月29日公佈確定出席的歷屆導演、影帝和影后名單,有多達58位旅居海內外的得獎者答應出席11月23日的金馬獎頒獎典禮,這58位得主共擁有123座金馬獎肯定,為金馬50更添榮耀,此外,協會日前透過媒體協助連絡上李登惠,定居日本的她也確定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