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藏在細節裡」 陳庭妮名模人生已讀不回

圖文/鏡週刊

放眼中外,名模轉行當演員已是當然,但要成為一個好演員,卻不見得是必然。從學生時代就走在伸展台上的陳庭妮,為了蛻變為真正的演員,做了許多外人看不見的付出,終於取得亮眼的成績單。

演繹眾生百態-陳庭妮

1989年4月28日生,身高175公分。2007年第一屆凱渥夢幻之星選拔冠軍出道,2011年起演出《真愛找麻煩》等「真愛」系列偶像劇,2016年以電影《失控謊言》入圍金馬獎最佳新演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頂著模特兒的身分搶灘戲劇圈,應該有很多的優勢,陳庭妮糾正這種錯誤的觀念,指出優勢有時會變成劣勢,「例如身高,當模特兒或時尚產業工作是優勢。但若要當演員,偏偏投資方覺得你外型不對。」

想出千奇百怪 駝背花招

多次被嫌太高的結果,她會在試鏡時故意穿平底鞋、駝背,讓自己看起來不會那麼高,「某一天突然覺醒,如果我每次試鏡都想著要怎麼駝背,讓人家覺得我沒有那麼高,那我的態度就被自卑蓋過了。」

「畢竟戲劇需要各種體型的角色,我不可能去詮釋各式各樣的體型,但是只要把自己可以詮釋的角色做到最好,我這輩子做好這件事,就成功了。」看透了這一點,陳庭妮的戲劇人生也豁然開朗,逐漸看透了自己內心裡對於表演的恐懼。

為了戲劇演出, 她可以犧牲外在:「如果連外在這個最容易改變的部分都會抗拒,表示你跟這個角色的距離只會越來越遠。」

「我覺得我所有的恐懼都是來自於自己,因為自己跟自己的對話最誠實。」她說得挺直接的,在模特兒行業待久了,反而不見得能聽到實話,「有時當妳在工作時,旁邊的人會說:『妳很漂亮!』『妳做得很好!』『做得很棒!』但內心的我會知道,『其實我今天沒有很好』,或『還可以更好』。」為了追求這份內心對自己的肯定,陳庭妮漸漸有了想要去進修的念頭。

七點起床 去學校練功

「我從18歲大學時就開始工作,總是會有一個週期,對公司一直說:『我是不是該去進修了?』『是不是給我一點時間,去讀我想讀的。』」但每次提出這念頭,老闆總是反問她:「妳確定嗎?」

陳庭妮的回答從一開始的「對對對,不該是這時間去。」「所有工作機會都要把握。」漸漸地有了不同的想法:「如果自己沒變得更好,那麼更好的機會也不會找到我。事實證明很慶幸自己做了這個決定,視野打開了,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聽到她談論對表演的熱情, 讓人覺得陳庭妮瞬間成長了許多, 不過一轉眼, 她可愛的一面還是會自然展現出來。

於是前年陳庭妮把手邊所有工作暫停,飛往北京進修表演,「我查了很多地方,本來是想往歐美去,後來李銘順問我:『為什麼妳一定想去歐美呢?亞洲有很多很棒的學校。』正好北京的開課時間,跟我可以去上課的時間最接近。」

重回課堂,對她來說是最好的歸零。「因為我很早就出道了,就算不是當演員,也是當模特兒,其實沒有過大學生應該要有的生活。」她所謂大學生的生活,不是塞滿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而是過著非常規律的生活:「早上7點起床去學校開始練晨功、上課,中午跟同學一起去食堂,拿著學生證扣款,繼續上課到6點下課。」

演社會記者 演肉欲按摩女

自認是半路出家的演員,未曾接觸正統表演教育,這次進修讓她發現有很多內容可以鑽研,「回台灣再去北藝大,上了台灣體系不同的表演課。原來魔鬼出現在細節裡,如果想要成為更好的演員,其實還有很多不同的東西需要學習、幫助表演。」有趣的是,進修不只幫助她的演出,連攝影師在這次採訪結束後,覺得陳庭妮跟以前截然不同,鏡頭前的肢體語言靈活多了。

在模特兒與演員的身分間轉換,陳庭妮說這兩個身分其實是衝突的,但也同時存在於內心深處,要靠自己學會取捨。(東方IC)

然而認識了表演之後,陳庭妮反而要學會分開模特兒與演員兩個不同的工作,「以模特兒的角度,就會覺得拍照要露出所有衣服、珠寶、頭髮的細節,這是最重要的。」但若以演員的角度,就要以情緒為出發點,不能顧慮「哎呀!這個手要露!」「這個頭髮不可以碰到,會亂掉!」要拋棄外在的包袱,進入角色的黑暗面。

在公視人生劇展《包袱》戲裡,陳庭妮扮演在社會底層討生活的按摩女郎,拋棄的不光是原有的光鮮亮麗,還要各種三字經上身,徹底毀滅形象。有時劇本根本沒有寫這些台詞,她只是順著劇中人的情緒出口成髒,「我覺得只要是人,多多少少都會講髒話。只是髒話放在這個角色身上,是非常適合的。」

重新擁抱表演後,在電影《失控謊言》詮釋社會新聞記者的演出,讓她入圍金馬獎最佳新演員。「記者有夠辛苦!哈哈!」一問她演記者的心得,立刻就哈哈大笑,猶如非常開心此刻要截稿的人不是她。

「因為熟悉的記者是娛樂線、不然就是時尚線、電影線,可是我揣摩的記者是社會線。拍片前做了田野調查,槍戰新聞可能為了要搶快,沒有穿防彈背心就衝進去,真的是出生入死,只能把很多害怕的東西都放在一邊,只為了採訪這條新聞。我覺得這要有很大的熱情,才可以去支撐自己做這件事情,讓我重新認識記者這個行業,太辛苦。」

說完讚美記者的話,她倒是對自己入圍金馬獎非常謙虛,「這對我來說是太大的肯定,在拍攝過程,明顯感覺到自己有很多可以進步的地方,希望我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所以要更戰戰兢兢,不要愧對大家給我的肯定。」

扮演《失控謊言》片中的社會新聞記者,讓陳庭妮入圍金馬獎最佳新演員,也對社會新聞記者印象完全改觀。(前景娛樂提供)

儼然要跟模特兒的光鮮亮麗徹底告別,陳庭妮繼續接演社會底層的人物,在新片《賽鴿探戈》挑戰鋼管女郎,要在三個月內鍛鍊體能,以便看起來要有五年資歷的熟練身手,「其實我會怕,因為我不敢倒立。在這過程中快速體驗角色的人生,身上現在有很多傷,就覺得很值得。」

心頭傷口 又痛又驕傲

傷口不僅存在於表面,也存在於內心,「演員必須不停跟自己對話,要很清楚剖析自己的任何一個面相,每個角色好像一個傷口。詮釋完這個角色,那個傷口結痂了,然後詮釋下一個角色又去剖析它,要很深入去探討,又留下傷口、又結痂。」

學會接受自己無法詮釋所有的角色,反而更能看清楚自己擅長的角色。

「傷口人生」聽起來挺痛的,她卻非常自傲做了這樣的選擇,「男生常常說:『身上要有些疤痕比較帥。』演員也是。藉由角色的生活狀態,用另類的方式瞭解自己,無論是人性、社會的問題,跟他們共生共存,讓我成長。」這也影響了她看待世事的觀點,「不管多悲慘的事情,其實總會有個光明面出現。有多險惡,就有多光明。」

陳庭妮從原本光鮮亮麗的伸展台走下來,也讓自己成為一個觀點更多元的人:「當我開始當演員之後,有更多的同理心,更會想要去瞭解這個人為何會變成這樣,是什麼事讓他變成這樣?不管在劇本中是正面、還是反派角色,都會有讓人心疼的一面。」

身處演藝圈,無論旁人怎麼評論,她認為跟自我的對話最誠實,要真實聆聽內心的聲音。

一頭栽進表演裡,到底求的是什麼?她給了一個很有趣的見解:「我覺得每個人的生活都很辛苦,演戲只是藉由表演,告訴大家這是怎麼樣的生活。」從她言談之間,彷彿已經悟道了。

場邊側記

關於表演的任何問題,陳庭妮都能侃侃而談,唯獨問到「私下的傻大姐行徑」,她開始沉默了。經紀人在一旁補刀:「洗衣服忘記去曬衣服,過兩天才發現,然後就臭掉。」

既然蠢事被出賣,她只好從實招來:「比如說我常買東西,拿了發票就走了,我也不覺得我傻。我就覺得,我可以走了。哈哈哈!」

看來她可以挑戰喜劇了。

化妝:許有湘 髮型:Rebecca 造型:陳慧明 服裝提供:Louis Vuitton、Prada 場地提供:閱樂書店


更多鏡週刊報導
【鏡大咖】殘酷人間喜劇 蔡康永
【鏡大咖】不是小叮噹 丁噹
【鏡大咖】姐的心裡有點兒空 小S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