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嘉與澳洲中提琴家狄恩再現貝多芬經典

▲ NSO駐團音樂家布萊特・狄恩 記者會現場演出片段。(圖/NSO提供)

▲ NSO駐團音樂家布萊特・狄恩 記者會現場演出片段。(圖/NSO提供)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NSO國家交響樂團將於2月28日在臺北國家音樂廳演出《穿梭世紀的音符》。上半場呂紹嘉總監與NSO將以貝多芬《柯里奧蘭》序曲揭開序幕,並與澳洲重量級中提琴家兼作曲家布萊特·狄恩演出狄恩創作的中提琴協奏曲。下半場則由呂總監攜手NSO獻上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

呂紹嘉說:「貝多芬的作品有他的普世價值,他的音樂可以超越時空。貝多芬的九首交響曲中,第七號交響曲是最歡樂的曲子,希望能以此作品與大家共度困難時刻。本場音樂會中,狄恩將與NSO合作演出自己創作的中提琴協奏曲,能聽到作曲家親自詮釋自己的作品,是非常難得的。狄恩除了將演出2月28日《穿梭世紀的音符》音樂會,也將與NSO獨奏家群、女高音林慈音、鋼琴家王佩瑤於3月1日《狄恩樂樂秀》合作帶來狄恩的室內樂作品,大家可更全方位認識這位作曲家。」呂紹嘉表示,之後擔任NSO藝術顧問,工作雖然不會跟音樂總監完全一樣,但請大家不要擔心樂團運作和藝術水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布萊特.狄恩表示:「我的作品能和貝多芬作品同場演出,感到非常榮幸。這次很開心能再次與NSO合作, NSO給了我很多正面的力量,雖然這首中提琴協奏曲難度很高,但可以感受到團員們沒有畏懼或挫敗,而是大家一起努力攜手演出。對於音樂創作,我並不是反傳統,而是帶著自由的眼光來看傳統音樂。我在澳洲從未真的學過作曲,20歲到柏林進入柏林愛樂,但創作的靈感,卻是從古典音樂之外獲得的。」

來自澳洲布里斯本的布萊特.狄恩,1984 年遷居至德國,曾在世界音樂演奏家好手們憧憬的頂尖樂團-柏林愛樂擔任中提琴手長達十四年,但後來卻選擇成為一位自由音樂家。經常在獨奏家、指揮、作曲家等身份間轉換,曾與許多世界知名樂團合作演出個人創作的中提琴協奏曲。2016/17樂季,狄恩擔任NSO駐團音樂家時,NSO 與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第三電臺、蘇黎世音樂廳和丹麥國家交響樂團共同委託狄恩創作《哈姆雷特》連篇歌曲並於《英雄再起》音樂會中演出。2019/20 樂季狄恩再次應邀擔任NSO 駐團音樂家,不僅與NSO 演出他的中提琴協奏曲,也將與樂團音樂家一起演奏其室內樂作品。

《中提琴協奏曲》是布萊特‧狄恩的管絃樂代表作之一,因他自身即是一位中提琴家,對於開拓嶄新的中提琴曲目,始終視為作曲生涯的使命。第一樂章具有「建立場景」(scene-setting)的效果,由多樣的打擊樂和不斷穿梭而過的管樂,碎片化地織出繚繞的氛圍,襯托出歌唱般的中提琴獨奏。第二樂章〈追〉則表現出,中提琴和管弦樂聲部輪番展現的音階繞行、延伸「追逐」的效果;中段出現的獨奏華彩,讓中提琴得以展現精巧的泛音技巧。第三樂章〈掩與謎〉以獨白的姿態響起,其它聲部漸次加入,輓歌般的歌唱,逐漸疊聚成管弦樂聲部之間技巧的競逐,並且帶出先前出現的素材和動機,之後,熱烈的氣氛漸次散化成輓歌般的獨唱與管弦樂。整部作品最後消逝在謎一般似有若無的聲響之間。

貝多芬對莎士比亞戲劇《柯里奧蘭》甚感興趣,因此為此劇寫了序曲。柯里奧蘭是一位外在表現衝動,但內心卻多疑不安的矛盾人物,而貝多芬的《柯里奧蘭》序曲似乎傳達如是的性格特質。呂總監說:「聆聽《柯里奧蘭》序曲如同觀看一齣非常偉大的希臘悲劇,你是抱著了解、抱著同情心,是一種正面的洗滌,或是一個淨化的過程,我覺得是這八分鐘序曲非常了不起的地方」。下半場的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自海頓式序奏開頭,加以比美莫札特的動聽旋律,最後展現酒神狂歡般的白熱化升騰,是華格納口中「舞蹈的神話」,更是廣被引用的經典。呂總監表示:「貝多芬的九首交響曲說它是西方交響音樂的『聖經』也並不為過,因為它等於是真正確立了一個交響曲的定義。貝多芬的音樂永遠不會老,它跟任何的時間、任何空間的人都可以講話,是一個正面能量的音樂。他的音樂有非常強烈的意志呈現,你永遠看到一線光明」。

音樂會資訊:

2020/02/28 Fri. 19:30 國家音樂廳

駐團音樂家系列

Artist in Residence Series

穿梭世紀的音符

Lü & Brett Dean

指揮/呂紹嘉 Shao-Chia Lü, conductor

中提琴/布萊特・狄恩 Brett Dean, viola

貝多芬:《柯里奧蘭》序曲 Ludwig van Beethoven: Coriolan Overture, Op.62

狄恩:中提琴協奏曲 Brett Dean: Viola Concerto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 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