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
資深媒體人胡孝誠口條清晰,常上《新聞挖挖哇》發表對時事的看法,是觀眾頗為熟知的名嘴,日前他透露自己身體狀況亮紅燈,被診斷出「主動脈剝離超過14公分」,健康不是很樂觀,目前連後事都交代好,「可能隨時會走。」而小鬼黃鴻升當年離世也是因為主動脈剝離。
胡孝誠19年前曾在工作途中胸口劇痛,被緊急送到醫院救治,才發現腎臟上方9公分的血管爆裂14點多公分,從內膜裂到中壁,確定是主動脈剝離,醫師用藥物成功壓制,但他坦言這一輩子好不了,只能控制血壓,不要讓血管爆裂,沒想到在主動脈剝離處的附近又有一顆長7公分、寬2.9公分的血管瘤,目前維持半年回診檢查一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39歲就曾被醫師診斷健康狀況像70歲老人家,胡孝誠坦言對生死看得很開,「隨時有走的可能。」連後事都已經交代好了,不需要鋪張浪費,快速處理就好。醫師也建議,主動脈剝離的患者不能過勞、不能熬夜、不能緊張,也不能做劇烈運動,若是急性期,一般建議血壓要維持在110,若是慢性期就盡量控制在120,「血壓控制得越好,爆的機率就越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南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祺耀表示,約9成主動脈剝離患者會出現突發性、劇烈胸痛到冒冷汗的症狀,位置視血管剝離位置不同,可能轉移到後背、下腹部、肩頸等;另約有6成患者常合併有高血壓,其他症狀還有心跳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活動力減少、呼吸困難等,嚴重時還會造成血管流動受阻、致器官缺血(梗塞),產生休克、昏迷、周邊缺血、中風、心肌缺氧、腸壞死等併發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祺耀指出,治療方式會依據主動脈剝離的區域而選擇內科藥物或外科手術:若剝離區域有包含升主動脈及主動脈弓時(Stanford A),容易破裂出血及心包填塞死亡,建議以手術治療為優先;若剝離區域僅為降主動脈(Stanford B),且暫時無其他併發症時,內科方式治療即有良好效果,不需於急性期進行手術,建議持續用藥物和密切追蹤治療為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囤貨最佳時機!150抽「蒲公英環保衛生紙」只要13元 讓媽媽抽到手抽筋
►告別驚世廚藝!滿滿蝦香肉餡的「月亮蝦餅」$98就能輕鬆上桌